目前分類:雜文 (417)
- Nov 19 Thu 2020 07:21
「透明人」與「羽毛人」
- Nov 14 Sat 2020 11:43
演講雜感
- Oct 22 Thu 2020 10:24
只恐夜深花睡去
這一系列的攝影對話,影像網路紀錄檔,在YOUTOBE名為【跟陌生人打招呼】。
我想起跟陌生的偶遇,我曾經寫過的文章: 在雨中行駛著計程車,車內滿滿的煙味,卻是借來的友人車,嚼著戒不掉的檳榔,聽著關不掉的顧爾德, 身上帶一身慢性病……
- Oct 21 Wed 2020 12:24
「寫序雜感」
- Oct 15 Thu 2020 15:47
幸運的孩子
佛洛伊德觀察,「成長的過程中,最幸運的事,莫過於能成為母親最寵愛的子女。」
讀到這一段的時候,我掩捲思索了一下,「最幸運的事….」指的是什麼呢?是被母親寵愛的感覺嗎?
被母親寵愛的感覺,在我記憶裡很稀薄。
- Oct 14 Wed 2020 17:57
搭uber又見特斯拉
搭uber總有驚喜,又是第三次了,我搭上一台特斯拉。
我跟司機說,第三次叫到特斯拉,司機說我運氣好。司機並且表示,中市的特斯拉uber,應該只有個位數。
我其實少與司機談話,多半有一些契機,特斯拉讓我想說話。
- Oct 13 Tue 2020 19:56
雙uber家庭
搭UBER時司機是女性,第三次遇到女性駕駛。
前兩次我都沒談話,這一次上車我說:「這是第三次了,uber的女性駕駛。」
駕駛侃侃而談了起來。
- Oct 07 Wed 2020 09:17
在山上
- Oct 06 Tue 2020 13:33
秋天掃落葉
掃院落的落葉時,想起「野火吹不盡,春風吹又生。」
腦袋裡變造一下,「竹帚掃不盡,秋風吹又落。」
心境與白居易也許不遠,至少心情寬鬆寧靜蕩漾。
- Oct 02 Fri 2020 00:14
今年秋節多靜謐
開車接孩子吃飯,上車即分享大小事。
我聽孩子們敘說,聽他們分享細節,沿途秋節秋景迷人。
偶爾停頓的瞬間,夾道的欒樹燦爛,一架飛機飛過天空,天空如此寧靜安然,我們仰頭在藍天下。
- Oct 01 Thu 2020 08:24
推薦陳茂雄 薩提爾的自我覺察練習」
- Sep 29 Tue 2020 20:33
夜上杉林溪
我已經少接講座,偶爾答應的演講,多半都是夥伴邀約,或者其他原因。因為不少講師談對話,在各地分享,都精彩動人。
幾個月前允諾一場講座,是高中輔導工作。我久未與教師講座,地點又是鄰近的南投,思考一下便答應。
孰料地點在南投,卻位於杉林溪,路程可相當遠。我轉換一下心境,心想秋季開車上山,一路遊蕩也是美。
- Sep 27 Sun 2020 09:05
動如參商
- Sep 20 Sun 2020 23:35
彎月也皎潔
台中的空氣有秋意,天空很寬很高,一小瓣彎月明亮澄澈,天寬地闊的感覺。
或許心境很舒爽,完成了兩天的活動。大綠的拯民很療癒,所有夥伴都很投入。第一次到拯民講座,未謀面的讀者來訪,專程送上一大袋芭樂,回饋了閱讀後的改變,乃覺人情真可愛。
清圳校長來接車,我曾婉拒他的邀約,卻是第一次見面,他在寶瓶出版書,我們都是寶瓶的創作者。清圳陪了兩天課程,這實在不容易,校長且是作者來捧場。陪了兩天的還有方大哥、柱督、恩慈與明融,還有拯民在內的幾位校長,以及KIST、誠至、雨果淑依與學思達夥伴。
- Sep 16 Wed 2020 14:09
生命的胡同
我的老朋友GARY重生了,他擺脫了早年困境,如今已經46歲的年齡,才過著一般人安穩的日子。
他早年因年少輕狂,因而欠下債務,逃避了十多年之後,得有心朋友陪伴與幫助,終得擺脫了陰暗的日子。擺脫陰暗的意思,乃如一般人正常的活著,有穩定的工作、穩定的收入,穩定的朋友關係,雖然月薪還不達三萬元。
應徵到加油站「工讀」,他是個太「老」的「老人」,小夥伴都小他20歲,他也安穩工作近一年了,更積極準備考試。他的積極也感染朋友,鼓勵身邊的人向上,原本遊蕩無根的室友,也從事外送員的工作,有一份穩定的收入,也已經八個多月了。
- Sep 11 Fri 2020 23:25
期待無罪
- Sep 10 Thu 2020 13:38
我不贊成這樣對孩子
海外的夥伴來訊息,幼兒園師長也學過薩提爾模式,他有一個疑惑詢問?幼兒園這樣的處置,是否是恰當的?
當幼兒園孩子調皮,不遵守規則的時候,老師並未有任何溝通,而是將孩子放入一個大箱子,大箱子被改造成一間房子,有小洞和門,上面有縫隙,讓孩子關在裡面冷靜。
- Sep 03 Thu 2020 14:34
與計程司機的命運
- Aug 24 Mon 2020 00:20
與輝誠公開「共備」
去雨果講座數次,我自覺「無話可說了」,不知道還能做什麼?雨果贊助很多教育活動,尤其對學思達傾力支持。
去年雨果邀我講座,被我「冷冷」的拒絕了,輝誠知道了之後,要我務必過去,理由是重要教育伙伴。於是我去辦了三天工作坊,隨後又與輝誠兩天對話,未料雨果熱誠三度邀約,我自覺無寶可現了,除非輝誠一同前來主持,輝誠應有過動傾向,總是活躍跳動,有他來連結主持,我大概能擠出點東西。
輝誠慨然允諾了,促成了這兩日的講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