目前分類:影評 (5)

瀏覽方式: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



2月7日我去看了鈕承澤的《艋舺》,這是近五年來,我少數幾次想到電影院看的國片。原因可能是鈕承澤生長的年代、背景和我有一點兒相像,青春的回憶透過鈕承澤的電視專訪被召喚,也有可能是《艋舺》的預告片打動了我的感官?也想要到電影院,看看年輕人的偶像:趙又廷、阮經天,因為這兩個人是誰,我都不太清楚,對於青少年次文化注意的我而言,應該去看一看。

im8008188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


導演拿來2003年威尼斯影展金獅獎的片子,The Return(中文翻譯:歸鄉),是俄羅斯導演安德烈薩金塞夫執導的第一部電影。國籍令人想到塔可夫斯基,影評人也以塔可夫斯基傳人介紹。

im8008188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3) 人氣()




單車對一般人而言,是代步與健身的器材。但對沒有經濟能力的青少年來說,單車,卻是通往浪漫與自由,最「簡單」、也最「孤單」的工具。

im8008188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8) 人氣()



「越大的不幸越值得去經歷。」這是電影《偶然與巧合》裡的對白,充滿寓意。對照電影裡,反覆思索人生的樂趣從何而來?卻在經歷之後,才會明白只是:當下那一刻偶然或巧合而已。

最近繁瑣事多,越覺得電影、音樂與閱讀之必要,復想起以往只要遇到大考,手邊必定閒書不斷,這是偶然?還是巧合?無論如何,重看克勞德‧雷路許(Claude Lelouch)的《偶然與巧合》,都覺得悵惘又美麗。

im8008188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8) 人氣()




近日電影看得不少,說不清為什麼?也許在忙碌的日常之中,想維持一些娛樂!今天租了一片《放牛班的春天》《Les Choristes》,和教師的行業相關(前天看阿莫多瓦的《壞教慾》,也和教育沾上一點邊。),想起大學時代看的《春風化雨》,雖然同樣講教育的故事,但《放牛班的春天》比較小品,幽默輕鬆,也有令人省思之處。

im8008188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8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