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曾在外商打工,是一家德商公司。
去外商打工之前,我身心都荒蕪,當時已經30歲了,我不知道要做什麼?也不知道自己能做什麼?中文系畢業的同學,大部分都教書去了,我脾性不適合體制學校,畢業後竟一路打工。
我曾在外商打工,是一家德商公司。
去外商打工之前,我身心都荒蕪,當時已經30歲了,我不知道要做什麼?也不知道自己能做什麼?中文系畢業的同學,大部分都教書去了,我脾性不適合體制學校,畢業後竟一路打工。
意識與身心的關係,靜心時最能體驗。
在靜心的狀態裡,意識如同黑夜,身心如同大地。黑夜完整而輕柔,專注,但不刻意覆蓋大地,沒有嘈雜的聲響,沒有雜亂的燈光。
在美國工作坊時,每天五點前即起床,靜心40分鐘至1小時,已經成為習慣,亦是必要的活動。
靜心完畢之後,打開電腦寫稿,或者回覆訊息,JESSICA為我準備麵包與生菜,這是一日的早餐,便能維持活力上課,幾乎無須再休息了,下課與中午時間,我都處於談話狀態,中午並無飲食習慣,到了晚上才進食,每日差不多10點返家。
我跟同行的KATE說,為了每日工作坊,鮮少人知道需靜心準備,幫助自己保有一份深刻的連結,俾便一日都能身心放鬆,保持警覺的注意力。
我的電話向來靜音,回訊息也極簡短。
常在演講或工作坊,陌生朋友打招呼,提及我們往返訊息,我幾乎都無印象。
收到了L的信,關於愛自己歷程,她的故事讓我動容。L童年與孤單為伴,卻盛容著一顆美善之心,多渴望愛的連結。
工作坊裡以愛自己出發,問夥伴們何謂愛自己?
那一場工作坊很意外,隨著生命故事分享,多人潛藏的觀點浮現,在意識裡浮現一個聲音,不允許自己得到愛……。
L內在也有個聲音,在工作坊中的回饋,提到自己與先生關係,在生命美好的時刻,意識裡聲音浮現了,婚姻不能享有幸福。
先生曾跟父親矛盾,多年後父親罹病而逝,L因此責怪自己,將父親的罹病而逝,與自己拉上了關係,都是自己的過錯,讓父親罹病離開了。且先生曾與父親矛盾,若是對先生善與關愛,是不是對父親不公平?自己與先生得到幸福,是不是對父親不公平…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