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美國工作坊時,每天五點前即起床,靜心40分鐘至1小時,已經成為習慣,亦是必要的活動。
 

靜心完畢之後,打開電腦寫稿,或者回覆訊息,JESSICA為我準備麵包與生菜,這是一日的早餐,便能維持活力上課,幾乎無須再休息了,下課與中午時間,我都處於談話狀態,中午並無飲食習慣,到了晚上才進食,每日差不多10點返家。
 

我跟同行的KATE說,為了每日工作坊,鮮少人知道需靜心準備,幫助自己保有一份深刻的連結,俾便一日都能身心放鬆,保持警覺的注意力。
 

工作坊時與人連結,我在每個呼吸,每個語言都專注,這份專注亦是習慣,工作坊也會遇到挑戰,某些意料之外的狀況,但能專注連結自我。
 

晚上吃飯時光,與夥伴們也開玩笑,若是放開了專注,放開了當下覺知,敞開玩樂開玩笑,隔日的能量明顯難聚焦,需要一倍的靜心時間,方能讓自己維持專注。
 

然而,無論工作坊也好,個人的自我狀態也罷,不追求某種特定狀態,就不會拘泥於執著,一旦覺察自己執著了,接納與放開執著,內在渴望的渠道暢通,能量即能從身心湧出。
 

時刻專注覺知,比固定的靜心時間,對我似乎更重要。這亦是工作坊中,我邀請夥伴練習,從專注感受去練習,漸漸習慣掌握當下,那是打開能量的通道,即是進入冰山的入口,另一個渠道是冰山的渴望,都能連結冰山底層,即是自我與存有感。
 

「當下」這個詞彙真好,如其所是的此刻,能覺知且不抗拒,內在就空蕩蕩,並非是一般的空虛,而是空盪卻飽滿狀態,也許因此消耗能量少,也就不常飢餓或疲乏。
 

回台灣之後待在旅館,頭兩日雖然也靜心,但日子過得鬆散,不如平常在家狀態,更不是工作坊狀態,覺知與專注力都鬆散,看了不少電腦影片,也看了不少無謂資訊,發現身體易疲倦,易感覺到飢餓,浮躁的感覺就多了,在不能專注的狀態,能量消耗果然頗快速。
 

身心細微的慣性反應,其實很難覺察,因為慣性的反應,陷入了思緒的反省,亦形成了另一慣性迴路,自我便無法通透,變得微弱且無力,因為渴望渠道封閉了。在冰山的隱喻裡,我以為從表象,到生命能量的存有感,有一條便捷的道路,從感受入關到渴望出關,靈性與生命力即連結。
 

重新時刻回到專注身心,能量瞬間聚攏了,回到我熟悉的狀態。
 

因為與自己的關係,不再受外在的干擾,不必受紛雜的資訊,紛雜細微的念頭影響,即使外界事物進入,我也是有意識的,回到自己與當下的關係,每個時刻人都在決定,也都可以決定,自己與生命是什麼關係?

 

這樣的經驗,對我是一個禮物,原來每個時刻的專注,專注於自己,對我是如此重要。
 

薩提爾的冰山模式,講的不是當下,而是透過各種工具,包括家庭圖、冰山,讓自己覺知發生原因,掃除過去障礙,重新做一選擇,成為一個自由的人。
 

當人與自己連結了,就能透過語言、行動與態度,傳遞渴望給別人,讓人也能擁有高能量。所以我書中所寫,以我的生命歷程,談生命中的紛亂與和諧,如何成為我這個人,並透過好奇與表達,連結他人生命的渴望。

【紙書】

 

博客來:https://bit.ly/302FJ5B
 

金石堂:https://bit.ly/3D9r1IR
 

誠品:https://bit.ly/3o8AQQZ
 

讀冊:https://bit.ly/3bWHgwG
 

★全台各大書店販售中
 

【電子書】
 

博客來:https://bit.ly/3mV5pKy
 

Readmoo:https://bit.ly/3oi6Hii
 

Kobo:https://bit.ly/3klCH3B
 

Udn讀書吧:https://bit.ly/31JMZUW
 


 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im80081888 的頭像
    im80081888

    開放教育空間

    im8008188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