終日埋首兩本截稿的書,其中一本已經完成寄出,我暫訂的名字是「對話的力量」,但是名字還未確定。另一本相關連的書,要一起出版的關於閱讀,我起了名字「閱讀深動力」,但是名字也只是我靈光一閃,還沒有決定下來。
 

這兩本書多虧甘耀明協助,讓我書寫的負擔少了很多,也更多元的看待我的想法,以及他的敘述表現。在加速的年代,我認為創作也趨向多元,未來我要和他進行更多計畫。
 

閱讀的書進行最後階段,只剩下不到2千字了。我收尾的最後幾篇,是最困難的談閱讀體驗性,雖然閱讀體驗我進行示範,在書裡也收錄了我如何進行示範?但是「體驗性」的議題需要獨立出來,方能讓讀者明白,閱讀裡的體驗有多大的力量?

im8008188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

一位媽媽找我談話,我已經帶女兒半年了,女兒聰慧討人喜歡,對自己要求比較高。
 

我問媽媽怎麼啦?怎麼會來找我談話?
 

媽媽便笑了。

im8008188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和朋友聊起苦日子,「苦」沒完沒了的日子,不知道怎麼樣過下去…
 

我的學生時期太漫長,因為重考太多年,日子在荒蕪中重複。那種荒蕪不是重重一拳的苦,如一張從四方罩下來的網子,所有的心志力量都困住了,難以想像我曾被困住那麼多年。賴床、打電玩、閒晃,知道目標在前方,卻是這麼遙遠,想不自責真是天方夜譚。
 

23歲上大學太老了,不許自己向家裡要錢,每天忙著去打工。我很想像同學一樣,有更大把的時間運用,不必下了課之後,每天趕著打卡上下班,因此工作一陣時光,內在有一股厭倦感佔據,最終狠狠地將工作辭了,直到我又感受經濟的壓力,重新找了新的工作。反覆更換工作的日子,大學畢業也未結束,因為厭倦感的膨脹,如潮水般來去在生命循環。

im8008188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今天傍晚結束工作坊,以為有時間休息了,卻一直忙到此刻才稍停。台北三天工作坊結束,我仍趕著兩場整天講座,未料回信與訊息湧入,才一天時間就累積甚多,我幾乎無法回完這些訊息,看來高估自己能力了。
 

要向大家說明,以及道歉的是,若信件或訊息未回應,可能淹沒在眾多信件裡,我沒有時間多做回應,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,只能向來信者抱歉。
 

年假結束之後,我已經連續一週講座,至今尚未停止,但是工作坊也讓我有能量。最近最讓我感動的工作,是三天台北的工作坊,三天的主軸繞著冰山展開,也繞著個人的成長。冰山需觸及內在,眾多教師的開放,不僅教師敞開內在,也深深觸動我的內在,我由衷感佩這群教師。尤其是台灣的教師們,香港教師最後的分享,分享台灣學思達教師的開放,我為台灣教師們感到驕傲。

im8008188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春節的假期結束了,前天工地就來了工人。怪手司機一早六點現身,爬到怪手上方鼓搗著,在怪手「頭上」一蹲一個小時,再走到怪手身邊看零件,擦一擦機身或審視。這幅畫面很美麗,心想怪手若有情,怪手亦會感覺安慰吧!司機將怪手看成友伴。
 

怪手在工地裡喀躂!喀躂!我看著怪手挖土著,欣賞著這幅畫面,納悶挖土機被稱為怪手,「怪手」的稱呼頗像人被取綽號。怪手司機應該很投入,嫻熟地操縱著怪手,喀躂!喀躂!地挖出泥土,若是對這份工作無熱情,大概很難坐在小空間裡操縱,也不會晨起六點審視怪手,不到八點鐘就開怪手繞工地一週,溫柔地將路障輕輕移開,才下手挖出泥土。
 

我不禁想起宮騎駿天空之城,斷了手臂的機器人,為亡故的機器人同儕獻花的一幕。怪手司機是個小伙子,這小伙子是幸福的,這麼大的工地只有他一人,這麼大的工地只有一具怪手動,在年假結束的開工日,老闆都還未上工地,小伙子就獨自主動來開挖了,因為未達八點鐘不需要上工。

im8008188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一年前我上大愛電視台,接受主持人何佩玲訪問,內容應是與某紀錄片有關,但是具體的內容我已經忘記了。
 

我不大喜歡上電視,因為上電視感覺繁瑣,化妝也讓我覺得麻煩。當初會接受邀訪,主要是看到這題目,我感到非常有興趣,那紀錄片亦極有趣,我因此接受訪問了!彼時還不認識主持人,見面只覺得她親切,未料佩玲主持功力甚好,我很能暢所欲言。日後我出版《心念》,請一面之緣的佩玲推薦,她慨然應允我了。
 

今日收到訊息,這支錄影播出了,但我沒特別關注,仍舊在過年期間趕著新書。去年此時趕著《心念》,今年趕著從「對話到閱讀」,覺得自己似乎有很多想法,不斷地想要整理出來。

im8008188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昨天朋友邀約,到某地區演講,我婉拒她的邀約,我忘了這是第幾次拒絕她?雖然對她不好意思,但是比較對得起自己。我曾經受邀去那兒講座,但是聽講人數不多,影響所及較少,且舟旅勞頓耗時甚久。
 

朋友和我熟識了,卻三番兩次遭我拒絕,也就不忌諱問明原委,為何拒人於千里之外?我回答:「不想去哪!」
 

朋友便問我:「老師,那我斗膽請問您,您現在分享的目的是什麼呢?」

im8008188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3) 人氣()

  • Jan 10 Tue 2017 09:57
  • 置頂 失落

應該無人喜歡失落,我也不喜歡失落。

 

活在世界上的每個生命,獲得比失落多萬倍,只是人類不容易覺知,感官不易被撬開,滿足感官也就甚難體驗。然而失落也有益處,一個失落健康的人,對健康的渴求與珍惜,活化了生命的本身;一個失落事物的人,易珍惜與事物的共存;一個失落世界的人,就懂得孤單裡的力量……
 

im8008188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

雪花飄落的日子,遠景白頭了。路上行人皆欣然,雪窗外一樹火紅柿子,我越窗撿拾落地的柿枝,蘸了薄薄的殘雪,權充一枝筆寫字,寫在皺了的便箋,寫我有一盆暖爐,一杯滋味淡薄的咖啡,還有一扇落滿雪的窗….
 

 

同樣的一扇雪窗,一位苦寒的乞者,是否能欣賞美麗?聚焦在窗外自身的生命力?這個過程如何一路走來?並且有能力移身入室,擁有一片美麗的雪景?而不是站在風雪中,憎恨一場突如其來的雪?期待童年未滿足的期待,忘卻身旁有暖爐,忽略滋味淡薄的咖啡,別過身去委屈著自己,背對一窗美麗的雪景。
 

im8008188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我的成長歷程,或者是生命、身體與生俱來,我是個敏感的人。
 

敏感的特質,我甚難妥善安頓,敏感成了小災難。所幸上蒼厚待我,我因緣際會投身教育,投入體制外的寬闊,棲息於包容我的環境,遇見允許我孤獨的伙伴,認識了適合我的學習模式,讓我的敏感性心靈,轉化為敏銳的洞察。
 

敏感與敏銳之間?有一個最大的差別,是敏銳的自我覺察,並無損於自我的和諧。但是敏感的內在,有一個傷口存在,這道傷痕怎麼來的?我可以歸納出處,但是說不太清楚,總是這樣的、那樣的理由,這樣說彷彿瘂弦的詩,一嘆

im8008188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