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Mar 30 Fri 2012 13:37
小六第十二堂閱讀課….失落的森林與得救
- Mar 26 Mon 2012 23:06
教育舵手的說書人 文/甘耀明(作家)
- Mar 19 Mon 2012 12:47
千樹成林與快雪時晴招募培訓作文教師
緣由:千樹成林與快雪時晴創意作文的理念,重視的是說故事、討論方法、師生互動與班級經營等能力,與坊間作文教師養成方式,不盡然相同。因此養成的過程,有較為獨特的程序,通常透過隨班觀摩、試教與師資培訓營隊養成。因熟成教師陸續拓展到新的地點,推廣寫作與教育理念,因此需要招募新進教師,歡迎各位傳遞訊息。
資格:對教育、寫作與教學有興趣的人士,可利用晚上時間上課與授課。
方式:每週任選一日上課時段,隨班聆聽課程,並視個人狀況隨班試教5~10分鐘,逐步增加試教時間,待熟成之後即可在千樹成林與快雪時晴任教,期間可享有師訓營隊折扣,亦可參與國語文教材編輯會議。
- Mar 12 Mon 2012 13:01
台灣青少年教育協進會「法院假日生活輔導」志工培訓
在許多大人眼裡,他們是不服管教,桀傲不馴的偏差少年,
在我們的眼中,這群孩子幫自己覆上一層又一層的硬殼,
其實是要掩飾心裡的脆弱與迷惘。
- Mar 10 Sat 2012 20:49
教育講座(如何教出主動負責任的小孩)與「愛是教育的核心」文章
教育講座(如何教出主動負責任的小孩)與「愛是教育的核心」文章
地點:台中市福科路696號 曙光千樹成林創意作文
時間:2012年3月16日週五下午2點
- Mar 04 Sun 2012 14:49
《麥田裡的老師》新書推薦與感想
我的教育新書完成了,預定2012年3月26日在「寶瓶文化」出版,上一次在寶瓶文化出版的書,要上推至2006年的《給長耳兔的36封信》,算一算將近6年了。
經營了作文班之後,時間總是不夠用,因此這本書從4年前開始構思,並且著手記錄,一直遲遲沒有全力完成,期間還出版了《王建民的故事》與《作文就是寫故事》。在寫上述兩本書的過程中,還抽空書寫這一本教育書,其實還有另一本教育散文也在同時進行,至今還未完稿。這麼久完成一本作品,有幾個好處,一是構思比較接近自己想要表達的狀態,並且思索,為何要寫這一本書?二是對孩子的觀察記錄更完整,三是對理念的陳述比較有耐性,四是書已經完成一半了,架構都完好了,才跟出版社提企畫,不會讓自己太急於呈現。
新的教育書請了14位好朋友幫我推薦,但礙於篇幅,有11位朋友的推薦必須刪減到150字左右,我對他們感到抱歉。因此在這裡,將11位朋友的推薦一次張貼出來,對他們衷心感謝,比較禮貌且具宣傳的作法,應該一篇一篇張貼,但這是推薦我的書,顯然會有讚揚,一篇一篇張貼,讓我汗顏,於是一次張貼了。
- Feb 23 Thu 2012 15:15
作文教育與精進課堂師資培訓班----上課地點位於新竹
︱主旨︱
培訓教師與家長養成更豐富的作文、國語文與教育能力,
教導孩子寫作與閱讀,引導孩子在班級裡面有效學習,
並且引導積極正向的人格。
- Feb 20 Mon 2012 15:44
台中市福科路「曙光千樹成林」開辦與4月1日新書發表會
台中市福科路上,掛起了「曙光千樹成林」的籌備布條,有人打電話詢問,這是怎麼回事?
緣由是這樣的,曙光補習班的執行長來找我,詢問有沒有合作的可能?我原先也想不出什麼合作的想法?因為曙光是全科補習,千樹成林是創意作文。但曙光的執行長告訴我,期望能將千樹成林的文化,帶入曙光補習班。
由於我這兩年,頻繁到各級學校推廣國語文教學的方法,也在教育部示範國語文教學課程。因此早有一個起心動念,想要將古典文學、國學常識、修辭學與文字學等課程,以更活潑、更生動有趣的方式建立教材教法,但必須假以3-5年之功,何不趁此機會給自己壓力?於是我提出的條件是,國語文教學與作文教學,在師資與教材上,完全由我主導。曙光的執行長同意了,於是有了這個合作計畫。
- Feb 11 Sat 2012 14:09
我的籃球夢,林書豪的NBA傳奇
籃球是我青少年時代最嚮往的運動,當時NBA在台灣很少轉播,但令我嚮往的原因,是籃球場像武林大會,打球的球員都像武林高手,拉竿、過人、帶球上籃、跨下運球….每個招式都像武俠功夫,每個場邊的女同學都歡呼尖叫,我夢想成為籃球場上叱吒風雲的人物,但我高中一年級的身高僅有153公分。
我仍舊上場打籃球,或者上場跑步,因為籃球傳不到我的手上,偶爾籃球跑出界外,才輪得到我將籃球追回來。高中乃至大學時期,籃球都是我嚮往且偶爾運動的項目,大學時代我還和現今當獨立導演的張桓凱,在104任職協理身高186公分,但是協調性與運動性並不好的林俊宏組成了「呆瓜隊」,組成三對三鬥牛隊,到處向班上僅有的10位男同學「嗆聲」,單挑籃球,結局都是我們輸得很慘,在籃球場上罰伏地挺身。班上僅有的10位男生中,有一位是籃球的天神,他是身高187公分的林駿男,他打球超帥,脾氣超溫和,神情超搞笑,而且人長得其帥無比,我們當時都想,他應該可以進NBA吧!他當然沒有進去,連國家代表隊也沒有,甚至小賽事也沒有,當時我覺得他被埋沒了,只能在東海大學校隊待著,球探真沒眼光。
下了籃球場,我和同學瘋狂著迷公牛時期的喬丹、魔術強森、巴克利、馬龍、德瑞斯勒、尤恩、歐拉朱萬….,將他們的獨門武器如數家珍背誦,甚至可以來一場口中籃球賽,喬丹率領公牛六次霸業,我當然一次沒錯過。
- Feb 04 Sat 2012 17:13
我看電影《最後的嬉皮》(The Music Never Stopped)衍生出來的雜感
少年乃至青年時期,我喜歡看的電影類型,品味呈現多元,比如我喜歡最喜歡奇士勞斯基的每一部電影,也喜歡史蒂芬‧史匹柏大部分的商業影片,亞洲導演裡面,愛看侯孝賢、楊德昌、王家衛、北野武、今村昌平、小津安二郎,也喜歡吳宇森、宮奇駿、周星馳。對於充滿刺激、懸疑與驚悚的電影,我視之為極大的享受。
然而年歲漸長,我發現自己已經不忍看商業電影,更精確的說,是那些帶有懸疑、刺激、驚險與勾人心弦的片子,我往往看著看著,就看不下去了,將電腦關掉,不想經歷電影給我的感官刺激。我老了,連一部一點兒緊張的片子,我都看得很折磨,像這陣子很紅的千禧年三部曲《龍紋身的女孩》,我可能要花好幾次才能看完,重看香港電影《無間道》,我也有這樣的感覺,「罷了!罷了!」那就這樣吧!心裡面對自己說著。
我熱愛電影,大學時期曾經夢想買一台V8,我想拍電影,但經濟拮据的狀況到35歲才有改善,而且夢想並未大到讓我勇敢追逐。但我喜愛到電影院看電影,我記得侯孝賢、王家衛、蔡明亮、楊德昌這些導演一有電影推出,我立刻到電影院,喜歡的電影必定看兩次以上,還要買錄影帶、買光碟,每年固定還要看好幾部自己喜歡的電影。但這幾年少了,因為空閒時間也少了,而且閱讀的書量大量增加,似乎壓縮了看電影的必須感,從去年至今年,整整一年的時間,我起碼詳讀300本書,主因擔任了幾個年度評審工作,自己又閱讀了很多習慣性買來的書籍。但是我今年在閱讀上也有反省,不想再花那麼多時間,大量閱讀和我脾性不搭書籍了。除了開卷年度童書獎是我最喜歡的評審工作,讀到很多自己喜歡的書籍,其他的書評與書籍評審工作,我告訴自己少接,比較符合我現階段的內在景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