同學阿快在大陸工作,偶爾回台找老友相聚,除了工作之外便是聊聊孩子的教育。阿快曾語重心長地說:「教育呀!就是一場漫長而痛苦的等待。」
阿快有感而發,讓我想到哈金的小說《等待》,小說開頭讓人既發噱又無奈:「軍醫孔林每年夏天都要回農村老家,跟妻子淑玉商量一次離婚。」
阿快也有類似的狀況,但不是和妻子離婚,而是希望大兒子跟他到大陸讀書。他每次返台,孩子都猶豫不決,一會兒答應,到頭來又反悔了,類似的戲碼年年上演。
為什麼只帶老大到大陸呢?阿快有太多理由。最主要的理由,是老大沒耐性,容易發脾氣,孩子的媽媽常常抓狂,再這樣下去該怎麼辦?兒子一天天長大,個性卻愈來愈壞,若是孩子就近讓自己看著,又跟弟弟分開,個性也許就能轉變了。
老大脾氣如何壞呢?又如何沒耐性?我請阿快舉個例子。阿快的例子不勝枚舉,僅是想想便氣呼呼地說:「昨天要他去寫功課,他竟然對我大發脾氣,氣死我了。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