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Nov 26 Sat 2005 11:09
傳承
- Nov 20 Sun 2005 17:30
蘿蔔泥(中) —心靈的攝影機
- Nov 18 Fri 2005 16:58
希望的種子
二次大戰時,列寧格勒的市中心,有一座科學研究所。研究所裡面,有一個大倉庫,保存著各種糧食的種子。
1942年,德軍包圍列寧格勒時,滿城鬧飢荒,四處可見人餓死。人們為了找食物,極盡所能的將能入口的東西化做食物,像皮革製品的皮包皮鞋,譬如草根樹皮。甚至不惜以生命突圍德軍的封鎖,想要找尋食物,但都有去無回,成為德軍槍下亡魂。
- Nov 11 Fri 2005 23:31
核桃—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重
- Nov 05 Sat 2005 01:12
蘋果---小說家的帽子
- Nov 04 Fri 2005 11:26
蘿蔔泥的回饋
蘿蔔泥的回饋
我將寫好的稿子寄給蘿蔔泥,檢查事件是否準確?也要她思索是否適合刊登?萬一不妥,全部撤掉也無妨。她看完之後,回信給我,要求她的暱稱改為「蘿蔔泥」。其中一封信,我看了很感動,因為藉由文章,她重新看過去,事件雖然沒改變,卻產生新的觀點。
- Nov 03 Thu 2005 13:59
啞鐘傳奇
啞鐘傳奇
清晨四、五點,學校響起噹噹噹的聲音,彷彿是老火車頭入站了,或是六、七○年代消防車出勤時的鐘聲。噹噹噹的聲響越來越急,迴蕩山林,不少師生連忙起身,以為發生災難,火急地到校區尋探,但什麼風吹草動的事都沒發生。
大家睡意全消,怒氣攻身,顯然的,有種聲音「叫大家起來尿尿」後就不見了,這聲音從哪來?找了好久,在中庭看到一張異樣的椅子,抬頭一看,樑上掛了一口厚敦敦的大銅鐘,鐘上刻著「2001年家長會敬贈」的字樣。全人怎麼「長出」一口鐘?家長幹麼送銅鐘?反正睡不著,大家研究起來,有人好奇的站上椅子拉錘,噹噹噹直響,直到又有人怒沖沖的起床。
- Oct 25 Tue 2005 01:16
生活美學(上)
- Oct 23 Sun 2005 18:15
山中傳奇---體制外中學在台灣
山中傳奇---體制外中學在台灣
從三義交流道下中山高,夕陽沿台三線灑下,沿途將一畦畦橘子、柿子樹染成金黃,綿延到水果之鄉卓蘭。下午五點,卓蘭鎮充斥著小市集的溫馨,小吃攤三三兩兩的熟客互道家常,不離農作以及兒女的學業。不遠的臭豆腐攤傳來老闆娘打罵兒子的聲音,男童嚎啕大哭,一旁看官帶著鄉間特有的戲謔告誡。顧客裡,有一個戴耳環的男生挺身護著男童,問老闆娘,「妳為什麼要打他?」老闆娘沒好氣的說,「不寫功課,每天只知道玩。」
男生摸摸哭泣的小男孩,對老闆娘說,「他只是不寫功課!沒有嚴重到需要打他吧!我想他也不願意這樣啊!而且,妳這樣打他就會寫嗎?」老闆娘大概也懶得回應,轉過身炸臭豆腐。
這個戴耳環的男生綽號小郭,居民看他的打扮和言行,都猜得出來他是山坡上一所小學校的學生,社會大眾稱之為「沒有圍牆的學校」。鎮上的人稱這所學校「森林中學」,創辦至今九年,以開放式教育為理念,是國內唯一的青少年體制外中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