寫這一篇序的此刻,我在洛杉磯演講,受Jessica邀請與張輝誠進行公益講座,主題是「學思達與薩提爾」。台下400位僑胞開懷大笑,亦時而熱淚盈眶,因為輝誠的感染力,他善於連結台上與台下,善於連結人的內在,彷彿是天生的連結者。
我與張輝誠相識,得追溯到2014年,我在新加坡旅館休息,抽空看一段教育視頻,正是輝誠講學思達,我寫了一段感想在臉書,輝誠說曾「偷偷」看過那篇文章,暗暗歡喜我的欣賞。當時我從事作文教學,亦關注新的教育方式,我聆聽學思達教學,深感學思達的美好風景,立刻推薦給新加坡友人陳君寶,日後竟促成我與輝誠南京之行,我們因此有更深的連結。
輝誠常說自己以前自大、自卑、目中無人,我從未有這種感覺,我對輝誠的印象是天真、善良、熱情、執著,無可救藥的浪漫主義者。他陳述試行學思達之初,不僅教師、家長多質疑,班上第一名的學生甚至轉學,當時對他打擊甚大,他都一路堅持學思達,相信有一日能成功。我聽他講這一段歷程,立時想到王陽明<睡起偶成>:「起向高樓撞曉鐘…不信人間耳盡聾。」
im8008188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過兩天我要與輝誠對談,只是地點在洛杉磯。主辦單位為了促成這場活動,應該用了不少的力量,我看當地夥伴買票、贈票、大力推動,心裡很多感動。海外要舉辦演講本就不易,即使我與輝誠碰巧都在美國,但是當地聽眾並不熟悉我們,因此即使講師來了,聽眾並不一定捧場。
與輝誠對話好多場了,從南京一起出席活動,到台東均一、台中育英國中、靜宜大學、親子天下直播,還有大陸同台對話,每一次都感到很愉快,因為輝誠善於主持,不用我太費力思索,輝誠就能掌握全場,我只要管控一下時間,核對一下輝誠是否回答到位?其他就看輝誠的演講與住持功力,每次都讓我很享受。
九月份我們在台北也有對話,乃因八月底我與輝誠合作出書。關於學思達與薩提爾的連結。
im8008188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最近看收藏視頻,看得頗有心得,收藏者拿了瓷器、茶壺、文房小件……,我對來處、品相、歷史也能說上一二,大概過去幾位有收藏家朋友,比如老鬍子、張輝誠…..,偶爾耳濡目染,聽文物故事頗多興趣。
看著收藏故事的影響,開始想重寫書法,找被棄置的刻印石器具,緬懷年輕練字刻字的短暫時光。我還留有幾方廉價印石,丟在角落30多年了,得空再來刻印,重溫過往雕刻的心情,但是對收藏我就無興趣了,雖然也有幾方茶杯喝茶,幾幅字畫掛於牆上,都是朋友餽贈而來,為生活多一點兒樂趣。
im8008188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薩提爾的選集:《當我遇見一個人》。我閱讀簡體字版,已經將近十年前,閱讀了一兩遍左右,此番繁體字版重印,我又很仔細閱讀一遍,有些細節過去沒注意,也有不少新的體會。
這幾年推廣對話,幾乎以「好奇」為主軸,透過好奇探索彼此,傾聽與覺知自我,從好奇延伸出來的覺察、停頓、呼喚名字、回溯……,我不知道從何發開始發展好奇,大抵是透過我對自己的觀察,好奇自己與他人對話的差別?至於呼喚名字是為了專注連結,但是如何會這樣列出提醒?我未專注探索過程。我重新看《當我遇見一個人》,有一個段落讓我驚訝,因為過去看的書,未將這一段畫出來,看來我漏了或者忽略了,此番重新閱讀彷彿「撿漏」,撿拾了過去掉的寶物,這個段落讓我省思,也許我早透過閱讀,內化成一個模式了吧?
im8008188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汶萊的朋友邀請去演講,多年前我拒絕了幾次,主因需要轉機才能到達,人至中年不喜奔波,旅次輾轉需在轉機處等六小時,只有熱情如張輝誠者才能如此。因此汶萊的夥伴們,搭機到新加坡、馬來西亞上課,並問我為何不到汶萊?
我不想要轉機是主因,其次演講選擇很隨性,如今因為新加坡去了多次,我不再去新加坡了,主因之一亦是隨性。但這兩個理由,汶萊夥伴不認為是困難,既然隨性亦可隨性到汶萊,尤其去年底汶萊航空直航了。
我對於「南洋」的認識,始於歷史與電影中,我記得年輕寫過一篇小說〈日本姨婆〉,寫的是慰安婦的故事,小說筆下著墨的南洋都是虛構,我只有去過菲律賓,但憑腦內的想像拼湊,未料近五六年來,我對「南洋」越來越親近。過去不知道星、馬、汶萊的地理與歷史,如今我能清晰知道他們歷史,甚至很準確畫出馬來西亞的地理,我頻繁去的南海,是重要的海上十字路口,早年就是強權爭奪之地,因此除了泰國都被西方殖民。汶萊在婆羅州北部,與馬來西亞比鄰,比新加坡大10倍,人口只有40餘萬人,華人僅有4萬餘人,當然包含了知名的影星吳尊。
im8008188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大陸的夥伴轉來一訊息,文字很平淡,但我卻字字看得仔細,感到很深的感動。可能是我跟夥伴很熟,這位自稱「河馬」的夥伴,是一位離職教師,專職在家中帶孩子。
她的先生也是教師,多年前她先生從友人處獲得一份錄音,這份錄音是我在上海兩日的講座,聲音非常不清晰,他先生竟然聽了數次,並且陸續看了沒有圍牆的學校、麥田裡的老師、心教……,組織了讀書會,跟我取得連結且訊息往返,「河馬」亦組織書友會,分享書中案例、與夥伴對話,帶動一個上千人的社群成長。
去年她先生邀我做工作坊,我請他們降低收費,降到非常低的價格,到只要不賠錢即可,因為大陸工作坊普遍價格較高,是台灣收費的三倍,他們欣然同意了。在工作坊之後,我請她們邀張天安老師,進行一系列工作坊。今年我到南京走訪,河馬及其先生特地從遠地趕來,和我吃了一頓飯,我感到他們夫妻的穩定,以及他們持續帶領對話、經營社群、陪伴家長、孩子與教師,我有深深的感動。他們正如同台灣的郭進成、李明融、謝佩珊……等學思達夥伴,還有在個領域推動對話的朋友,將對話推廣與帶領到各個角落。
「河馬」前幾天寫了一篇文章,關於自己的失敗,蘊含著她的成長歷程,讓我想到很多失敗的孩子與大人,這一篇看來平淡的文章,是很好的一個示範,雖然文章有點兒長,但我很想分享給生命的學習者。
文章如下:
im8008188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七月底我與張輝誠在洛杉磯有一場對談,八月初在洛杉磯有三天工作坊。
歡迎當地有興趣的朋友們參加。
張輝誠張貼了一份訊息,他提到我在靜宜大學、鄭州之後第三次對談,是在美國洛杉磯,這與我的認知有誤差。
im8008188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二十歲的女孩,來參加成長工作坊,這對我而言較少見,年輕人正充滿活力,身心都向外擴張,不易向內探索。若是想朝內探索,通常是遇到極大的困頓,或者家人邀請來參加。
當我靠近二十歲的女孩,女孩舉起了手,示意我不要靠近。我很尊重她,當眾稱讚她為自己說話,女孩眼眶紅了起來。
有幾次我和工作坊學員對話,站得離她近一點兒,她眼神一看見我,眼淚就不斷湧現了。她在人群中躲得遠遠的,我表達我的關心,但是給她完全的空間。
工作坊結束之後,我收到一封很長的信,是女孩寫給我的。女孩訴說她的困難,陳述她成長的經驗,在一個嚴格管教的家庭,她也很想努力往上,但是她覺得自己不好,內在有嚴厲聲音。她表述自己二十年來,從未與人談過這些,一個人也沒辦法談,我是她第一個願意談的人。
這不是一個單一個案,我經常遇到同樣處境,不為人所理解,卻又不知如何表達的孩子。
除了青少年與青年,更有青壯一輩者,不乏名校畢業的成人,他們遇到生命挫折,有些遇到子女問題,有些人完成不了莫名的期望,那個莫名的期望就是說不出,還有一些是想要找回「自己」,其中不乏好職務,好收入的成人,有人生活感到茫然,不知道為何而活?
這些現象愈來愈多,到底發生了什麼事?當我們的生活條件愈來愈好,但是心靈、人際,或者本書談的人生「目的」,為何卻成為困擾人的主題?
這三十年來時代巨變,我們處於資訊普及,什麼都迅速且擁有的年代,社會結構在無形中變化。因此學校教育轉型了,傳統方式的教學,學生提不起興趣,也缺少對權威的服從,家庭不能只用道理、命令與指責了。與我相熟的好友張輝誠,還有一批熱血教師推動學思達,推展教師與父母推動對話運動,都是一個迥異於過去的變革。
過去傳統權威的應對,在現代家庭、學校中已不適用。堅持權威的養成,會產生的問題,一則是如前述二十歲女孩的狀態,達不到社會的期待,也達不到自己的期待,無能為自己做出選擇。而經常面對失敗的孩子,比過去三十年的上一代遭受更多擠壓、也更常鑽入網路、影音、媒體之間。
現代的年輕世代,少了沉澱與生存壓力,也少了如何面對失敗的歷程;物質條件豐富了,輕易在生存上滿足了,卻也無能應對失落了。
什麼是失落呢?失落是人成長的歷程。本書提供發展心理學家的論點,提及J型曲線的位置,結果發現J型曲線的最低位置,是一些「愚笨的錯誤,卻是成長必經的錯誤,一旦學習者通過這個低點,表現就會屢創新高。
當孩子失落的時候,父母是如何應對的呢?我們不妨檢視,當孩子失敗了、失落了,沒有達成目標時,大人的應對方式如何?是安慰、說教、滿足他、指責他?有沒有更好的方式,我稱之為「對話」的陪伴方式進行?
這個現象,也發生在中產階級。當社經條件已經達到衣食無虞的穩固目的,反而內在缺少一股「召喚」力量,亦即本書提及的「年輕人很少被鼓勵去發現他們內心的召喚……我們經常勸告年輕人去尋找對未來生活比較有保障的職業。」在本書第一章,便引用了兩位青少年訪談,青少年表現出一種疏離感,拒絕承認有任何長期的目標。因為在成長期間,他們未曾有好的連結經驗,未曾有機會為自己負責,內心無法體驗「召喚」的力量。
本書提及「目的者側寫」,提到成立「萊恩的井基金會」的少年萊恩,則是相反的例子。他並非有高度自信,反而多愁善感且有口吃,從沒想過成為領導者。我很好奇他的家庭,讓他走出如今的路,我有一個合理想像,他的家庭擁有良性的互動系統,為他提供了協助與支持,讓他能發展出內在力量,並且透過與外界接觸,發展出同理心。他能實踐一個「不可能」的任務,不僅需要「召喚」,更需要在失落時能被支持。
另一個哈佛女孩妮娜亦然,她的同理心發展於五歲,她與癌症患者接觸是一次重要經驗,讓她毅然投入防癌、抗癌奮鬥。我們不妨想像,若是有一個五歲女兒妮娜,我們是否願意讓她跟癌友接觸?當她遇見癌友,可能會驚恐、害怕、難過或憐憫,父母如何應對她的內在?若是妮娜不斷陳述這事件,父母如何提供陪伴,發展她的同理心,並且允許她被「召喚」?
這讓我想起一個小故事。
我在二○○一年帶學生登山,當時攀登南華山的路斷了,登山老師帶著孩子找路,選擇以繩索高繞的方式,在三百公尺長的斷崖間行走。那天颳風下雨,我們帶著一群十到十八歲的孩子,走了十四個小時山路。孩子們在山屋煮熱食,暫時安頓了身心,經過風雨旅途,他們彼此照顧,隔日朝向登頂之路邁進。
隨行的公視記者訪問創辦人老鬍子,大意是:登山的路這麼困難,路又斷了,你會不會害怕?
老鬍子說:我當然害怕!我怕死了,一個孩子出意外,我們要負擔責任,學校也要關門了。
記者再問,那為何還要讓他們登山呢?
老鬍子的話語我動容,至今在教育的路上,不斷在我心中迴盪,我引用來做這篇文章的結尾:
「因為我們有專業的訓練,也接受專業的評估,適不適合走下去,我們相信專業判斷。我相信我們的孩子,更相信要給孩子『責任』,他們才會站得起來!」
給他責任,允許失敗,懂得應對,那麼孩子內在的「召喚」將顯得更有力量,並帶領著他們勇敢邁向人生的目的之路。
https://www.books.com.tw/products/0010825528?loc=P_0001_015
im8008188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常有人問示範教學,是否會感到緊張?我似乎未感到緊張。難道都不緊張嗎?那當然不是的,我去演講或者示範教學,早期好多次汗流浹背,頭皮乃至全身發麻的經驗。
過去看身經百戰的戰士,扯開衣襟傷疤累累,如今站在講台前的講師,若扯開衣襟應也有美麗的疤紋。不說過去的「戰役」,最近的一次作文示範,51個學生在場,1百多位觀課師長,我自覺授課並未如我完美期待,有兩位孩子不是那麼投入,只是沒有影響課堂罷了,這在示範課堂中,十次總會遇到一次。
下午議課的時候,有位家長M一連提出四項意見,包括我的手勢、故事結構的清晰度、我戲劇性的語態,還有兩位孩子不那麼投入,給了評斷性的意見。我一連聆聽了四項意見,內在其實平穩安然,仍以好奇回應家長,瞭解家長想要的理想面貌?
倒是其他觀課家長L、B來哭訴,哭訴那位家長怎麼可以這樣說?L甚至說著哭了起來,為「我」感到好委屈,好心疼一位老師沒被看見。我問L:但我不委屈對嗎?因為N大膽回應,只是方式可以修正,起碼很大膽誠實,但那是她的意見。L則越哭越大聲,剛剛批判的M非常驚慌說:「其實我是要好奇的,為什麼說出來變指責了?」
我很能理解M的狀況,我自以為幽默的說:「扯開衣襟多少美麗傷疤?這點兒小刀傷不是傷!」
im8008188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看見一熟悉身影,在南台灣的街道。那人走路的樣子,眉宇之間的神色,我腦海浮現「條仔」人名,那是當兵的學長,對我不惡亦未照顧,1529梯次,哥哥是念XX大學,抽的是黃長壽煙,胃不是很健康。
退伍之後我不到南部,足足有十年之久,直到satir三人小組,三人組夥伴在成大醫院,我每個月搭公車、火車相聚,三人組夥伴很溫暖,還問我這樣可以嗎?兩年來我每個月赴約。
退伍後幾乎每週惡夢,直到十餘年後仍惡夢,如今南台灣朗朗青天,我不知道哪兒記得的詩:「哀傷沒有感染性,天空一片蔚藍。」
im8008188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