每天南來北往,多半搭高鐵來回,車上最常做的事便是閱讀。忘了《安靜,就是力量》是書名吸引我,還是我看了內容簡介?因為作者出版的新著是《用安靜改變世界》,我卻買了作者舊作。
一展開書本,並不如我預期的有趣,閱讀也不那麼順暢,心理學家將人分為內向與外向,將人分為類型歸納,對我而言並不妥當。但書中提供的一些心理學研究,依然提供了我不少視野,讀此書籍介於放棄與繼續之間,我選擇再繼續閱讀一點兒,終於開展至我有興趣的內容。
每天南來北往,多半搭高鐵來回,車上最常做的事便是閱讀。忘了《安靜,就是力量》是書名吸引我,還是我看了內容簡介?因為作者出版的新著是《用安靜改變世界》,我卻買了作者舊作。
一展開書本,並不如我預期的有趣,閱讀也不那麼順暢,心理學家將人分為內向與外向,將人分為類型歸納,對我而言並不妥當。但書中提供的一些心理學研究,依然提供了我不少視野,讀此書籍介於放棄與繼續之間,我選擇再繼續閱讀一點兒,終於開展至我有興趣的內容。
我在千樹成林、快雪時晴作文班,教孩子們寫作。由於寫作班裡的老師,除了我之外,甘耀明、謝文賢(貓印子)與羅志仲老師,都是寫作的人,因此常有人詢問,是否有成人寫作班訊息?
我從未教過成人寫作,所以將年紀較大,熱愛寫作的朋友,安排在孩子寫作班裡共學,曾經有一位想要考警察的青年,持續來班裡上課半年,熱情讓人感動。
羅志仲老師開設生命寫作班,並不是寫作班的規劃,而是羅志仲老師的熱情,寫作班剛好有場地,因此促成了這一段緣分,受到各界的回饋不斷。如今小說家謝文賢老師,也推出了成人寫作課的課程,這也不是寫作班的規劃,也是謝文賢老師的熱情,期望有心人遇見有心人,或者有心人召喚潛藏心靈的寶藏…
這是一個付費的講座,「講題是如何和孩子對話」,我將訊息公告,讓有興趣的朋友參與。
這一次講座,除了將基礎脈絡快速帶一遍,在一致性的對話脈絡上,我期望帶出更多實例,也期望現場朋友提供具體案例,現場示範對話與討論。
在台東均一學思達,講一天的班級經營與師生互動。因為張輝誠老師的熱情推動,我已經到數個學思達場合,主講多場大型講座,和數千個熱情的家長與教師共渡,我心中充滿感動與很多想法,乃覺有些理念可以漸漸落實。
我與張輝誠老師不常互動,連訊息也傳不了幾個,見過幾次面而已,但感覺已頗為熟悉,我衷心感謝他為教育的貢獻,以及他為薩提爾模式導入教育的推動。從他有時間進程的推動,參與人數的多元,我看到家庭教育、學校教育與另類教育的融入與對話,豐富的生命力不斷竄出來。
我經常跑來跑去講座,大夥兒都讚嘆我的熱情。其實不是這樣子的,我只是不排斥而已,我不排斥這樣的工作方式,不排斥工作的內容,每日的分享與講座,成為工作的一部份,對我而言很美好、也很放鬆,所以我很樂意地接下了邀約。
由許榮哲導演,「走電人」電影公司拍攝的微電影「616少年」,長度不到5分鐘。我觀看之後,有一些想法與觸動,想到的是我這些年帶領的青少年,也連結了自己的生命歷程。
影片點閱在此:http://yt2fb.com/id_8563/
這幾日的演講,聚焦在對話。如何與人對話?如何與孩子對話?
尤其是父母與孩子的對話,翻開來檢視,其實大部分內容很重複。若脫離了日常的瑣事範疇,脫離命令語句,脫離檢查式的問句,脫離說教式的提點,剩下來的還有什麼?
羅志仲老師新一季的生命書寫班,即將在2月份開課程了,地點在新竹與台中的千樹成林教室,因為報名踴躍,開班之後立刻額滿了,有些向隅的家長期望不同時段開課,因此羅老師特別在台中市開了白天、晚上兩個時段的班別。
寒假即將來臨,作文班照例要休長假,教師也就有了空檔的時間,自行開發課程與活動,各自推出寒假的營隊。
這些富有多年教學經驗,且長期從我的課堂培訓出來的教師,每一位都可自成一家。他們大部分都是作家,或者長年受文字、故事與文學的訓練,這麼多年來,一直在做文教學的前線精進,因此我也很推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