這幾日的演講,聚焦在對話。如何與人對話?如何與孩子對話?
 

尤其是父母與孩子的對話,翻開來檢視,其實大部分內容很重複。若脫離了日常的瑣事範疇,脫離命令語句,脫離檢查式的問句,脫離說教式的提點,剩下來的還有什麼?
 

而在太強調主張的年代,對話的層次常常是各種意見的紛爭,厲害的人就獲勝;有權利的人比較大聲,不在乎的人也比較有力量。
 

我在學習薩提爾模式之後,才逐漸學會對話,這個對話的對象,不止於他人,更來自於跟自己對話,不是腦中思緒的喋喋不休,而是一個清晰的脈絡所致。
 

今日和一個小二生對話,媽媽表示,小二生有多動症,自閉症,學校上課時被安排在角落,因為他上課時會吵鬧。同樣當老師的媽媽,提供了諸多訊息:小二生說話不會注視人,比較跳動不安,有身體的疾病…
 

小二生初見面很害怕,但是眼睛大部分注視我,他說話不大清楚,需要很專注地聆聽。漸漸地他放鬆了,他說上課被安排在角落,感覺很生氣也很難過,他不知道自己為何被排在角落?他說話時眼神仍舊注視著我,媽媽說這是很少見的狀況。
 

當人姿態專注了,內在較為和諧了,對話的孩子就寧靜了。但是這個自我和諧的方法,我無法三言兩語告訴媽媽。我為這個孩子惋惜,看來上課教師未與他對話,他不知道自己干擾課堂,老師可能是在課堂制止過他,處置他坐在角落,但並未與他發生「對話」,因此他未曾覺知行為。
 

現場對談時,還有孩子的作文教師,作文教師也訝異孩子的對話,能夠注視著我。
 

我和媽媽對談,孩子在身邊觀察著,在我們位置附近轉了一下,始終安靜沒有吵鬧。
 

我向媽媽稱讚孩子,一般二年級調皮的孩子,可能會不斷地吵著要出去,但是他沒有。
 

孩子聽見我的稱讚,抬起頭來回應我:「我是童子軍。」
 

我問他童子軍比較有紀律,比較負責任是嗎?
 

他點點頭。
 

所以你不會亂吵亂跑?
 

孩子又點點頭。
 

這孩子能接觸到負責任,有紀律的資源,若是他的老師知道的話,就能運用孩子的資源,讓他覺知自己的行為,進而孩子就能約束自己。
 

這只是簡單的對話,可惜我們不注重對話,不知道對話有很深的啟發。
離開時我替孩子請命,請媽媽不要鞭打孩子,教了媽媽如何發展怒氣的方法,也鼓勵支持媽媽。

 

上個月有一個我印象深刻的對話。
 

JC國三了,早晨始終賴床,媽媽每天為了叫他起床,費去不少功夫。
 

JC寫作文時,我先與媽媽對話,媽媽覺得很委屈,難過得落淚了。他也知道孩子不喜歡上學,所以早上根本叫不動。
 

但是JC最後還是去上學了,這是他的資源。
 

我與JC對話,JC坦誠地表示不喜歡上學,因為學校超級無聊。但是他還是去啦?
 

JC搖搖頭說沒辦法呀!
 

我問JC喜歡媽媽每天吼他,不斷叫他起床嗎?
 

JC說自己快被煩死了!
 

我很專注地問JC,那麼他要什麼呢?他可以不去上學嗎?
 

JC說當然不可以。
 

那怎麼將自己的日子,過得這麼窩囊呢?是誰讓日子過得這樣?他是怎麼選擇這樣的方式?不起床讓媽媽吼他,但是他最後還是去上學?
 

JC跟我對話,數度沈思不語,他也是多動症的孩子,媽媽每當遇到這類事情,就會帶他來見我。
 

我們的對話30分鐘結束了,其實沒有任何的承諾,沒有任何的結論,只有在覺察中提問而已,我們對話節奏很慢,只見他時而沈思,時而回應一兩句。
 

媽媽兩週後來告訴我,很神奇的是談話完的這兩週,他每天都自動自發起床了,這是怎麼回事?我回以我們進行了覺察式的談話,而他很願意覺察,不願意再那樣的過日子了吧…
 

對話當然還有更基礎的部分,那就是分享,進而深刻的分享……
 

明日有一整日的提問工作坊,我從未開過類似的課程,準備了20幾個小時,也覺得自己準備得不完善,但提問是對話中很重要的部分,期望自己能有所收穫,也能幫助明日的教師們,特此為記。
 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im80081888 的頭像
    im80081888

    開放教育空間

    im8008188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