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與老鬍子對談,很多學生來了。
 

20年未見過面,當年的孩子們,早已不是孩子了。但孩子們的模樣,沒有太大改變,起碼,一眼就能認出來,即使蓄起了鬍子,即使帶著孩子來。
 

我沒感覺自己老,只是孩子都大了。
 

我見小馬掌鏡,調整攝影機角度,對準老鬍子拍攝。他還熱愛影像,他曾經創作影片,獲得國際電影獎項。
 

當年,我給孩子上活動課,播放阿莫多瓦電影。我讓孩子看電影,並且進行討論。我備課到前一刻,抱著電腦走出宿舍。孰料,我剛步出教師宿舍,一盆水兜頭倒下來,電腦整個被毀滅了。
 

 

電腦裡儲存書稿,已經寫了八萬字,卻一直沒有備份,那是《移動的學校》,第一稿的內容全沒了。
 

我如落湯雞一般,手中還抱著電腦,當時的我氣炸了,對著樓上破口大駡,樓上的孩子們竄逃。我餘怒實難消停,追上樓去緝凶。
 

我將濕透的電腦,交給身旁的筱茜。她看我狼狽的樣子,忍不住笑了起來。她說,那樣子太好笑了,她顧不上同情我,也顧不上譴責他們,只在一旁忍不住笑,她說,她不是故意笑,但實在太好笑了。
 

筱茜那時愛戲劇,喜愛肢體的藝術,也喜歡繪本與繪畫。她畢業後與我合作,畫了《長耳兔的36封信》,還有《心教》、《心念》的插圖,去年她創作的圖文書,獲得信誼兒童文學獎。
 

她說,我長髮都濕了,頭髮不止塌下來,還在太陽下滴水,她無法忍住不笑。
 

其實,我也覺得頗好笑:全身濕淋淋的老師,抱著重要的家當,對著學生宿舍咆哮,那模樣,跟街上的混混挺像。
 

倒水惡作劇的學生,其中一位是小馬,他們幾個常「胡搞瞎搞」,尋找「作案」的目標,將我列為「受害對象」,理由是:想看看我的反應。
 

在我的咆哮大罵下,他們集體來懺悔,商量怎麼善後?最後,他們帶著電腦維修,不僅電腦修不好,資料也救不回來,最終,他們賠償我一台電腦。
 

書稿是無形資產,我只得重新打字。
 

小馬已經38歲了,肚子鬍子都有了,早已是個大叔了,沒有忘卻當年事蹟,如今都成了談資。
 

吹薩克斯風的明諺,爵士迷口中的謝老師,也蓄了一小撮鬍子,年紀已經44歲了。他上學很少蹺課,在學校時玩薩克斯風,常吹嘔啞嘲哳之聲,這是練習初期的必然。他第一次上臺演奏,在山下的卓蘭實中,觀眾是學生與家長,他問在場聆聽的眾人:「你們懂爵士樂嗎?你們聽薩克斯風嗎?」
 

當年明諺18歲,他手執薩克斯風,與吹奏小喇叭的阿光,兩人站在舞臺前,當時的我並未料到,那把薩克斯風,將成為他的生命。
 

對談那日的午後,明諺吹奏「杉林小徑」,那是我在山中七年,早晚散步閑晃的小徑。柳杉在小路聳立,路旁一叢白花曼陀羅,如點點的白幽靈,緩緩綻放香氣,如今,午後的「杉林小徑」,薩克斯風如琵琶細語
 

與老鬍子對談往事,都是孩子們的故事,還有老鬍子的教學。鴨子在其間串場主持,風格輕鬆主題卻嚴肅,她仍然頂著光頭,當年,她留長髮的歲月,我也還年輕不羈,及肩的長髮與她彷佛,學生常誤認我們二人,因此我們互稱姊弟,鴨子幾乎從不進課堂,我們的交流不在課堂,都在課後的悠閒時光,泡茶、散步、閒聊……
 

一同來場布的骨頭,模樣一點兒沒變,竟然已經中年了。我還記得學校開舞會,她跳上桌子翩翩起舞,她上碧如的肢體課,跳起舞來的靈動感,讓人心靈都自由鼓蕩。對談那一天下午,骨頭穿梭在會場,仍如當年照顧人,打理諸多細節瑣事,我彷佛回到山中教書
 

還有匆匆一見的惠雲,是兩個孩子的媽,已是臨床心理師。我還記得當年,她重考大學之前,車禍摔斷了腿,我前去探望她,那是2003年的事了。
 

老鬍子的展覽中,我有一個短講,短講還未結束,老鬍子打斷我,迫不及待的拿麥克風,上來與我搭話了。老鬍子聽我講往事,他上來演出一段,當年孩子「白紙」繳交畫作,這段故事收在《麥田裡的老師》,我的記憶非常深刻,補充了不少細節。
 

我們彼此對談,諸多往事浮現,談老鬍子的好奇,老鬍子傳遞美學,談辦學的初衷,談藝術與審美教育,談他追隨「大毒草」李仲生,談他求學的奇異老師。
 

老鬍子提到一畫作,在疫情間創作,靈感從鮑博‧狄倫的歌《A Hard Rain's A Gonna Fall》而來。老鬍子這樣一提,我確實想起了學校,也感覺還在學校,肆無忌憚的探索著。那些年在山中教書、散步、談電影、講故事、聊繪畫、說音樂….,我應不是去教書,而是在那兒當學生,我在山上學了七年。
 

我邀請大家若有空,聽聽這首《A Hard Rain's A Gonna Fall》,那是山中常聽的歌,老鬍子提到Woodstock,那個嬉皮的年代,老鬍子像是老嬉皮。不想,鴨子播放起這首歌,我心靈就淨空一塊,回憶如潮水般湧來,那些與孩子在山中的日子,也如同那天風光明媚,陽光燦爛的日子。
 

音樂聲音響起,鮑博‧狄倫沙啞的聲音,如詩般的歌詞出現:
 

你將來要做什麼,我那藍眼睛的孩子?

你將來要做什麼,我那親愛的孩子?

我將要在雨來之前離開

 

……..
 

我有那麼片刻,沉浸在那節奏中,回想當年的山中,我在那兒也學習,彷佛讀了七年書,當時,我比眼前的孩子,年齡都還要小哪,特別為之一記。
 
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im80081888 的頭像
    im80081888

    開放教育空間

    im8008188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2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