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Mu是成功的商人,事業經營很順利,家庭也很美滿。

Mu有三個子女,學業成績優秀,都考上不錯大學。
 

這幅家庭的圖像,聽來和諧且美好,但孩子漸漸長大,尤其進入大學之後,意味著即將獨立了,要面對自己人生。
 

Mu對子女的關切,在成年之後的期待,展現於婚姻大事。他期待子女的婚姻,能遵守他的原則,對於選擇另一半,有三個基本要求:一是信奉天主的教徒,二是學歷大學以上,三不要選擇印度人。
 

Mu的三個子女,各有婚姻的故事,老大訂婚前退婚了,因為MU太太無意間,聽到媳婦批評她,堅持要兒子退婚,老二留學後遠嫁,卻不喜歡Mu太太來訪,老二已有自己家庭,不喜歡被要求說教。
 

人生充滿活性元素,教育有其藝術性,當孩子漸漸長大,最好的教育方式,通常是更多接納。父母的接納與互動,都得回歸父母的身上,影響孩子的內在,以及親子之間關係。

父母若太堅持己意,無論孩子是否照做,常會得到不如意。
 

人生總有不如意,不如意的是自己。若父母只一意執著,天意常有奇妙考題。
 

Mu的小女兒乖巧,考上長春藤名校,未料,畢業後宣布結婚,家中並不知道,小女兒有男朋友,但更讓Mu震驚的是,對方不是天主教徒,不僅沒有上過大學,還是一位印度人。

MU的擇偶三要求,三女兒全部打破,沒有遵守任何一條。同時否決三項要求,也並不是容易的事,小女兒輕易做到了。

MU能怎麼辦呢?很多父母,會加大控制,或者再也不往來。這是走上不歸路,最佳最便捷的路。

MU一開始亦然,給女兒施加壓力,若女兒執意結婚,父母不會參與婚禮,遺囑也不留家產給她。

小女兒並不在意,她要選擇自己人生,依然決定進行婚禮。女兒的心意,也很堅定呀!

MU身邊有好朋友,提供身邊的經歷,父母干涉其婚事,孩子自此不相往來,也有孩子跳樓輕生者。MU此舉並不能如意,只會兩敗俱傷而已。

父母都是為子女好,但是有的父母會賭氣,寧為玉碎不為瓦全,好意變成重重枷鎖,將彼此都套牢了,常是心裡非常不甘,這不甘心面貌頗複雜,說到底是自己問題。

MU是個成功商人,心想著自己的作為,會得到什麼效果呢?反覆想想都不利。MU最終只能妥協,收回本來的成命,答應參與女兒婚禮,為父女之間留下連結。

女兒的婚是結了,婚姻幾年後結束了。這時最怕聽到的話:早就跟妳說了,不聽老人言….

女兒打離婚官司,跟印度先生對簿,他們還沒有生孩子,官司為了財產分配。

MU看著女兒如此,心裡十分不忍心,不要為那點兒錢,賠上自己的時間。MU希望女兒回家住,這點兒錢對MU不算什麼,爸爸很愛這女兒。

女兒應能感受父愛了,但對於搬回家住,女兒說,自己不想二度創傷。

MU的解讀是媽媽,媽媽會嘮叨與要求,女兒不想再忍受這些。

MU跟女兒說,自己忍受40年,她回來住一陣子,也不至於忍受太久。其次,MU承諾女兒,會請媽媽改變。

女兒搬回家住了,已經住了幾個月,媽媽也忍住不嘮叨,但是只有百分之30,仍然會嘮叨與要求。

我聽到MU的故事,想起諸多親子關係,都與MU的故事類似,只是不同的事件,不同的應對與走向,有些親子充滿遺憾,有些親子充滿憤怒、委屈與悲傷,這些親子的處境,很多都從小就埋下了,有些教養的方式,父母甚難覺察。

然而,這就是人生,只要回到自己,都是豐富的學習,那都是精彩的旅途,如繁花的盛開,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im80081888 的頭像
    im80081888

    開放教育空間

    im8008188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