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近來頻頻引用保羅‧塔夫的書,《幫助每一個孩子成功》,書裡列出了多項數據,佐證了不少教育理念。
 

前幾天寫到體罰。馬來西亞也明令禁止體罰,但是父母教師不易落實,主因是觀念未從根移除,次因從體罰走過的一代人,乃體罰的受害群體而不自覺,遭遇無奈、無紀律、不合意狀況,內在常常憤怒焦慮上身,行為上往往會暴走,這就是每個人的冰山,我白話為成長框架的形成。
 

行為一旦暴走,又不見容於同儕,常常產生負向後果。
 

成長框架的形成,不是只有觀念辯證,而需更多的理解與包容,乃不至於對話雙方二元對立。曾動用體罰的教師,或者家中的父母,賴以為武器的工具,突然被拔除了,容易創造的是「混亂」與「暈眩」,那是脫離軌道後的無從,卻也是創造的開始。羅洛‧梅在《創造的勇氣》、《焦慮的意義》兩書常提及。
 

因此對話的主軸,需要確定不體罰的目標,但是需要確立幾件事:1、要使教育走向更棒的脈絡,找出更棒的教育方式。2、如何讓執教者不疲憊,懂得照顧自己的方式。3、當面臨脫序狀況時,執教者是否有步驟依循?比如回饋孩子責任的方式?如何回饋所有學生?4、不看當下的問題,而是看待成長軌跡,並以成長的軌跡來檢視。
 

馬來西亞學思達教師,因為施行學思達,課程讓學生投入參與,因此孩子覺得上課不無聊,擁有自我價值感。再加上開放觀課本身,教師一來擁有接受失敗的淬鍊,二來孩子擁有更多價質感,設想孩子被眾人觀課,等同被眾人關心。這些眾人不是檢察官,而是一個欣賞者。
 

我以為這些是很重要的。
 

我前面提到了保羅‧塔夫《幫助每一個孩子成功》,在〈紀律〉一篇中,提到美國的零容忍政策。提到為何嚴厲處罰,往往帶來反效果?
 

書裡列出史塔佛寫的:「逆境出身的孩子,最需要學校做到的是『幫助他們發展哪些因生活壓力而未能健全發展的能力,這些能力包括了依附與連結,調節壓力,還有自我節的關鍵能力。』然而在現實世界裡,孩子在課堂與校園裡掙扎衝撞,但許多學校系統只是袖手旁觀,心想:要怎麼教他們守規矩?他們沒看出孩子尚未發展健康的自我調節機制;他們眼中只有孩子的行為問題。
 

書中接著呈現了一段重要的論述:「我們看到孩子或青少年行為不當時,往往出現下列直覺判斷------他們已經理性考慮行為後果….於是我們的反應通常是試著升高不當行為的代價,像是加重處罰。但除非孩子是經過理性的成本效益分析,並且選擇行為不當,否則這種處罰毫無意義。其實神經生物學研究提供的主要洞見之一是,青少年經常受到情緒、心理,以及賀爾蒙力量的擺佈,而非基於理性思考,出身逆境的孩子更是如此……
 

體罰可算是最嚴重的「零容忍」。體罰除了對人尊重的問題,還有方向是否正確、是否真能解決問題?我以為這本書裡揭示的數據,以及各類的報告,無疑有助於在對話中,更進一步的瞭解目標。
 

如何改變現狀呢?書中列舉的是「溫暖有回應的互動」,亦即乒乓球式的回應。只是我們成長於權威年代,成長於聽話的系統,不善於乒乓球式的對話,因此會顯得艱難,也會顯得直接導向問題解決,那需要更多溫暖的回應與包容。當然制度上的確立是必要的,在制度已經確立的同時,應在觀點上更多討論,且避免恐嚇與威脅。也應在解決方向上,帶出更多溫暖的輪廓。
 

台灣大致上無體罰的爭議了,但是家庭裡面的體罰,其實仍舊是大量充斥。我調查甚多孩子,一半以上都被體罰過,因此家庭教育的觀念,需要更多長期的耕耘,也需要帶領更多的對話,進入家庭裡給父母參考。
 

大腿的骨折之故,我得了甚多時間休息,也得了很多時間讀書,有機會應整理更多書摘,也整理自己的閱讀……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im8008188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