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日前到香港參加2010年satir世界年會,這個數年一次的年會,集合了來自18個國家,600多位學習satir模式的人士,並邀請數位心理學領域的大師講座。來自各地與會者,在現場發表關於satir模式運用於各領域的心得,我也是其中呈現心得的一員。

10年前,我對心理學沒有好感,大概遇到很多自認為懂得「心理學」的人,一見面便利用心理分析的方式,對人貼標籤,引起我的距離,因為我來自單親家庭。但2000年時,我任教的體制外學校因為輔導需要,邀請輔導組教師參加John的課程介紹。沒想到我一旦投入,被John的溝通方式打動,迅速投入satir模式的專業課程,並在最初的兩年,每個月自台中至台南成大醫院,和成大醫院的精神科醫師與社工師定期演練,竟成為我教育的軸心。

在千樹成林作文班,我曾為過動症(AD/HD)、妥芮症( Tourette )、亞斯伯格( Asperger)開設專班,在作文領域融入了satir模式,引導這些孩子們,所獲得成效非常巨大,在網站上我的貼文中,有非常多的孩子是這一類的狀況,但經歷了一段時間的引導,文學的發展與人際互動都有非常大的改變,文章甚至有跳躍性發展,這都歸功於satir模式的運用。

這一次到香港呈現,要感謝當初引領我進入satir模式的呂旭立文教基金會的邀約,我得以整理十年來的教育心得,以及四年來在千樹成林的教育成果,對我而言,這又是一個始料未及的收穫。當我呈現完畢,各地的參訪者都前來邀約與談話,讓我感受到將satir模式運用到教育、文學、作文領域的整合相當成功。

在教育領域,多年來我深化了satir模式,最早呈現於體制外學校,兩本教育書《沒有圍牆的學校》、《移動的學校》就集結了一部分的教育現場心得。而這四年來我在作文領域,融入satir模式將經典文學口語化的過程中,融入故事哲學的討論,並且以冰山模式在孩子的敘事、感受、觀點與渴望上做了連結,因此有了多重作文教育的指標,從敘事模式進入互動,引領孩子從聽故事的人,變成說故事的人;從觀點進入,將孩子的討論以正向好奇的方式,開發孩子的多元觀點;將故事帶入孩子們的生命歷程,引導出孩子的人格教育特質。這或許可以說明,這四年來作文班的孩子在作文的發展上,不僅敘事能力、描寫能力呈現跳躍性的成長,在哲學觀點上深化的程度令人瞠目結舌,在行為模式上,家長常感性的告訴我孩子的改變,這都歸因於satir模式的運用。

然而,早已將satir模式融入教育的我,卻從來未曾整理出我如何運用,直到這一次參與香港的大會。

Satir模式是一個治療的心理學,但我融入教育模式的初期,常常會覺得兩者之間有差異,不能運用自如。然而一旦能自由運用,孩子的發展竟然大規模的呈現進步,讓我吃驚。

冰山模式是將冰山的表層行為、應對模式,以及冰山的感受、期待、觀點、渴望一一列出,作為一種來回探索的模式,但在教學的情境中,以冰山模式問答,常能夠耙梳上述三大指標,這個發展給了我很大的收穫。

除了作文教育的呈現,在兩年來的自主學習班級,我將satir模式運用在文學的使用,比如一首古詩,和孩子的問話中,可以呈現的是古人的冰山、孩子的冰山、老師的冰山,三種冰山的交錯問答,交織成一個深化的圖像,令人驚訝。另外,一篇古文、一首古詩,除了以冰山模式互動,我還常拿來雕塑,再導入冰山模式,效果更令人有意想不到的結果。比如蘇東坡的〈江城子〉(十年生死兩茫茫),數個冰山的呈現,讓孩子更能理解古人,也更能瞭解自我的內在思維,是如何看待懷念舊人?蘇東坡有何種的感受?何種期待?何種渴望?自己又有何種感受?這種感受如何來?有什麼樣的生命經驗?豐富而深刻。又比如歐陽修的賣油翁,當我讓孩子呈現賣油郎與射箭者的姿態,孩子們的感受立刻有了不一樣的體驗,重新去裡解這篇文章,也啟發不同的感受與層次。

更多的時候,我將satir模式運用在教育現場的故事,問話,以及以一致性的姿態應對孩子的時候,得到更多的成效。這一次的呈現論文,使我更清楚我在課堂中運用了什麼?發生了什麼?也讓我為師資培訓的教育訓練,注入了更清楚的藍圖。

我在千樹成林已經四年,每年看到孩子的作文,我都非常驚異,這種驚異不是一年得多少國內大獎,孩子們的成績有多高的收穫,而是看到孩子們的改變,還有不斷深化的文字發展歷程,逐漸成熟的人格歷程,使我得到最大的回饋,這也是我持續推動作文教育得到的最大收穫,也是成立台灣青少年協進會的動力。

我認為融入了satir模式的作文、文學教育是一個非常棒的教育模式,我很期待這個模式,能在未來的推動工作中不斷被展現與擴大,將使文學教育、作文教育乃至親子、學校教育做一個改變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im80081888 的頭像
    im80081888

    開放教育空間

    im8008188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