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天晚上的演講主題,是朋友幫我設定的:「超越行為問題的教養模式」
 

朋友總是很會規劃主題,我便根據他設定的主題思索,再去歸納資訊與議題,所以我的演講資料夾中,有太多他規劃的主題,我講過即不再重講了,又講回我常講或想講的主題,可見我心裡有定見,或者說有執念,就想講某個內涵。
 

這兩年來我的講座主題,幾乎都圍繞著對話,這一年來又加入了ACE,我太想讓這些資訊傳遞出去。對話會成為一個主題,亦是當年有好友提問,該如何對話?辦演講的朋友又以對話為題,開辦一日講座,我逐漸發展成對話脈絡,區分「聽話」與「對話」系統,而不以一般人常用的題目「溝通」為名,想想亦是美麗的因緣。
 

但今晚的主題,我仍舊將對話與ACE置入,這非常符合此次主題,四種應對姿態的生存法則,都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對話,但都是應對問題而來。

一位學校的創辦人告訴我,一日看見學生悲傷,她過去理解狀況,學生說自己在班上講話,老師便斥責他,要他立刻出教室。未料學生真的離開教室了,老師又斥喝學生「回來」。學生既憤怒又悲傷的說,「叫我出去,又叫我進來……」

 

創辦人說自己哭笑不得。
 

這是應對行為問題的方式,一旦應對超出預料,常讓人束手無策。
 

這樣的狀況很常見,比如你再不XX,我就XX…我數到3…你考試考好了,我就讓你玩電腦……
 

昨天一位家長來電,說孩子的學習在半放棄狀態,功課落後了,作業不想寫,卻又經常說到做不到……家長與老師都束手無策。

家長接著表達,自己對孩子功課不要求,從不會嚴厲以對…

 

我問家長一個問題,當孩子成績不理想時,家長說些什麼話呢?
 

家長說孩子考不好,回家總是先解釋一番……
 

孩子若是被接納的,通常不會太多解釋。這是我心裡的想法。

我再問家長的應對,對孩子的表達,怎麼回應呢?我請家長將我當成孩子。

 

家長說:「你不要再解釋了,你已經解釋12年了……」
 

家長的說法想要得到什麼呢?恐怕家長亦不知道,但已經在應對孩子的行為,對孩子的言行及即時反應。

這些應對行為的處置,即時反應的結果,往往不會是好結果。設想自己是孩子,聽到這一句話,「你不要再解釋了,你已經解釋12年了……」會是什麼感覺呢?

 

我肯定孩子心靈裡的聲音,一定也想努力,一定也想有好成績,一定也想專注,但是當孩子做不到的時候呢?這些教誨、威脅、利誘、責備、方法……,往往用處不大。

上週我在黃山演講,聽眾裡剛好有位12歲孩子,我邀請他問大人問題,考考大人如何回應?

他提了一個很艱難的問題:為什麼我常分心,都不容易專注呢?

我問他問此問題,想得到什麼呢?

 

孩子回答想知道答案。

知道答案會有什麼改變嗎?

 

孩子想了十幾秒說,知道答案以後,他希望自己不再分心…

孩子分心的問題,我經常處理,當孩子有了自覺,自願想要改變此狀況,對我而言就顯得簡單多了。

我在《麥田裡的老師》、《新教》、《薩提爾對話練習》對此都有著墨,有些段落將細節寫得非常仔細。然而,這樣的對話,並不容易學習,主因並非應對行為,而是跨越了行為模式,對孩子有深刻的接納與關心。

 

我在台前與孩子對話,但是公眾場合不想讓孩子落淚,只能點到為止,並且短暫說明脈絡為何?結束前孩子說自己很想哭,胸口堵得慌,我能明白那個感受。
 

為何處理分心也會落淚呢?分心來自於情緒的活躍,來自於內在更深的聲音,拜近幾年腦神經科學之賜,我明白了這些對話的緣由,為何要通過體驗才能改變?為何要這樣對話的方式?薩提爾模式為何要這樣、那樣體驗?過去我只知其然,並不知其所以然,如今腦神經科學的發展迅速,給了我太多「原來如此」的答案,也就使得步驟、脈絡更清晰了。
 

當孩子說自己不想分心,不知道為何自己會分心?設想當孩子問自己這個問題,是否執著於解決問題呢?意味著想要應對的行為,而忽略了關懷人的內在,我想今晚的講座,「超越行為問題的教養模式」,應該頗適合提出這些看法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im8008188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