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看完《無知者:漫畫家與釀酒師為彼此啟蒙的故事》,是很特別的經驗。

一來我對漫畫不熟悉,孩提時期看過的漫畫,十根手指數的出來。成年以後看過灌籃高手、幽遊白書,還有林正德YOUNG GUNS,其他都是動畫呈現。

熱愛漫畫的孩子們,不僅參與漫畫書展、簽名會,角色扮演,我只能以欣賞的角度對話。

關於葡萄酒也是,紅酒與白酒,我偶爾會品嚐,但是滋味可能連略知一二都談不上。

這本書是以漫畫呈現,描寫漫畫家與釀酒師的相遇,書籍介紹寫:「漫畫家達文多向葡萄酒農樂華提出邀約,以一年為期,帶領彼此進入自己的田園與工作室、探訪自己認可的圈內人物,也一同品鑑兩種領域中的頂級名作與無聞佳釀。

我看著看著對葡萄的栽種、釀造過程,就有了濃厚興趣,彷彿感覺到陽光、風土與葡萄的氣息。對於漫畫的世界,也有一點兒瞭解,關於題材、表現與製作。當然更多屬於一個創作者,創作者的堅持,創作者的開始,創作者的喜好以及讀者、飲者的品味。

漫畫家與釀酒師,雙方參與對方的領域,彼此都是無知者進入各自的已知、甚至絕對知者、權威者範疇。已知者有堅持,無知者憑感官,不用誰說服誰?這真是美妙的事件。

釀酒師採用自然動力農法,這是華德福的創辦人「史代納」推動,未料在書裡還看見教育先行者之名,在葡萄種植裡發揮影響力,乃覺釀酒師的理念,多像教育者所言。釀酒師到葡萄園,讚嘆著陽光、讚嘆著風,更讚嘆著土壤,細細地分析與感覺土壤,說明土壤比葡萄品種還重要,這不是和教育一樣嗎?教育的養成的後天環境,對我而言也比先天基因重要。

釀酒師的專注,與葡萄親近,和葡萄說話,製作酒的過程堅持,我看著看著也想嘗一口。漫畫家亦然,我看漫畫家介紹,漫畫作者的想法,如何表達他們的創作觀,乃覺葡萄酒、漫畫的創作讓我有更多創作念頭。

創作真是無止盡的,也是讓人有活力與有趣的。

我不禁想起我參與阿福的工作,我去當泥水匠小工,阿福自然笑我什麼都不會,但是我從攪拌水泥、剁牆壁、遞磚塊與磁磚,也談上了對於磁磚的安排,線條如何計算配置?磁磚的選擇如何審美?門檻、貼條設計,進而對木工、設計與水電插頭安排等有了自己看法,與專業的師傅不同。

我也曾將阿福拉入文字寫作,進入團體讀書會,他參與了當時的徐國能、陳慶元、甘耀明等作家的聚會,他也能談自己看法,甚至在我們自辦雜誌上寫文章刊登。

也許阿福的泥作工法,也融入了文學美學的要素。而我也曾經寫過《泥水匠之歌》的小說。

無知者有求知慾,我覺得自己很多東西無知,所以求知的動念甚強,那種求知的動念來自好奇,這種好奇與專家不同。因此我從小說書寫,進入教育書書寫,進入教育領域,進入與人對話,進入成長脈絡探,皆起因於無知而好奇,因為無知所以沒有包袱吧!

我曾經參加過幾次茶會,那時跟著老鬍子飲茶,老鬍子天生奇人,我有幸跟他學習美學、飲食與教育。他領著我各處奔跑,我去食養山房、紫藤蘆還有幾個飲茶所在品茶,我都因為無知而好奇,也因為無知而隨意發表感想。乃至後來李曙韻的「人澹如菊」請我去講茶,曙韻稱讚我講茶講得好極了,其實我都憑感覺亂講一通。在她大型裝置藝術的茶會,我講茶的美學與姿態,幾次還遇到嚴總裁、曾昭旭老師,還有幾個品茶加、美學家,我幾乎都以無知者身份談論。一次兩次分享茶會,曙韻便數次請我去茶會講茶,我心思當一個無知者,其實就是真心品味真心分享,也許就不落了俗套吧!但我不耐煩茶會飲茶的講究,屢屢推辭不去了,如今李曙韻已在北京發展。但是從這件事想來,無知者尊重感官,陳述感官且接納與開放,也能成為一個鑑賞家。

我想起汪曾祺寫的短篇小說「鑑賞家」,鑒賞家是葉三,葉三只是個賣果子的

葡萄酒的氣味,用心感覺在鼻腔、舌尖、舌根都各有不同。但我大概也無法說出書中釀酒師的形容吧!比如:「馬革的美妙香氣」、「溫熱的野兔腹部散發的香氣」….

葡萄酒是一種創作的成品,醞釀出不同的氣息味道。作為文字創作者也是吧!我看自己寫的教育書,每一本都有不一樣的味道,當然這是自己的感覺,有的帶點兒藍調、有的帶點兒昂揚、有些則是散發著白肖楠的氣息

至於與耀明合作的《對話的力量》與《閱讀深動力》,我覺得混搭著一股小山的氣息,帶點兒草木的清新,也帶著岩石奇妙的觸感,這是自我陶醉的感覺!無論如何都是自己喜歡的作品,這就是創作者的陶醉與樂趣吧!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im8008188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