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 

暑假快要來臨,我也結束好幾個學校的系列講座。

 

最令我印象深刻的講座,竟然是一個能量很低的學校,教師的熱情比較少,即使我以為自己提供了大量的活力,都無法有效激起教師熱情。

 

教師回應我的對答,有打岔搞笑者,也有無奈低頭者,亦有瞌睡不斷者,甚至離席不歸者。這樣的情況,是我在講座中鮮少遇到的狀況,我感嘆自己沒辦法對他們有所幫助。

 

我讓教師們參與對話,教師告訴我,只想顧好自己,沒有精力管學生;也有老師表達不想與學生交流,根本不想和學生接近….

 

我雖然不認同他們如此,但我是可以接納這群教師的,起碼他們很坦白,沒有遮蔽與掩飾。我心裡面想像,若他們是一群學生呢?是我班級裡面的孩子呢?我會怎麼做?

 

我想像自己設計了更有參與感的課程,再和孩子們公開與私下晤談,瞭解他們心裡的負面思緒如何來?即使耗費 一兩 堂課的時間,甚至更多課堂在課堂討論,都是必須的。

 

那我下一次該如何面對這樣的情況呢?面對教師的講座形式,私下晤談的形式大概行不通,那麼我應該選擇中斷講座,將教師納入對話的機制擴大,主題應該直指他們的困境,直接照顧他們的心靈才是。這個形式,應該介入的時間點,是超過某種比例的教師無法進入講座,或者教師已經顯現形式上的聽課,或者教師表露對教育沒有熱忱的時候,我應該展開更內在的對話模式,否則只是維持講座的形式無用。

 

若是無法激起教師的熱情,或者帶出更深入的思索與討論,這樣的講座效用也就不大了。

 

我想了一些方法與形式,下回在教師講座遇到狀況時應變。

 

我認為這些講座的核心,應該是我。朋友問我哪家學校?我並未回應。那個學校不是重點,重點是我們如何面對?有人要我提出批判或者祭出規矩,我常會問此舉不是往往無效嗎?因為在這個年代,教條綁不住學生,更別妄想綁住教師,那是同樣的道理。

 

席勒說過,「法律永遠不會產生偉大的人物,只有自由才能造成巨人和英雄。」因此在教育的傳遞過程,我期望傳遞的是一個更深的自由概念,在這個概念之下,啟發教師與學生的責任感,只有自由與責任,孩子和教師才會真正成長,而教師原本都是孩子。

 

然而,我這學期的講座90餘場次,大部分的教師與學生都相當熱情,這顯然也是我內在基礎動力的來源之一吧!
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im8008188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