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談生存與存有議題,其實既生硬且無趣,因為在思維層次轉,一般人不會感興趣,也不會為此寫書談,且我也不適合談。
 

但是收到兩位朋友訊息,問我如何看冰山的底層,即是「自我、大我」的層次,但這些層次即是存有,存有的層次需體驗。若非擁有體驗性,則辯證枯燥乏味,也顯得無所助益。
 

一位朋友期望,能否以經典舉例?但我所學實在貧瘠,雖然以前就讀中文系,又跨到哲學系修課,但是我始終渾渾噩噩。
 

但我試著寫一點兒,也是最後一次寫,不吸引人的話題。
 

佛經上講:「人若為己,天經地義。人不為己,天誅地滅。」
 

講得直白又有理,讓人讚嘆極了。

 

一般的解釋,「為己」談個人修為。
 

但從冰山圖看,這段話更是貼切。若是人人都能「為己」,都能回到自己連結,應是天地間自然之事,若不能與自己連結,可能天地都不能容。
 

這個回到自己,即是回到本體。
 

過去未學冰山理論,未能體驗生命存有,我在中文系聽課,大抵都在腦袋消化,很多東西甚難進入。
 

包括「體驗生命存有」,這具需要體驗性句子,亦要用頭腦解釋辯證,本來頭腦辯證不是問題,但需要先行體驗才行,因此未體驗者的腦袋,應先問如何體驗?而非解釋與辯證體驗。
 

不禁讓人想起老子:「道可道非常道」
 

重新回頭來看時,就覺得很有意思。
 

也是出於老子的:「上士聞道勤而行之」,過去不能理解的是,若是聽聞了「道」,卻不覺得有道理,要如何勤而行之?
 

如今真正理解,勤而行之的是「道」,而老子很強調「感應」,「感應」對我而言就是體驗,類近於一種能量。
 

在對話的領域裡,若對「道」並不理解,我以為運用「好奇」,就是靠近「勤而行之」的方式。
 

另外「勤而行之」的方式,就是透過「正念」與「靜心」。
 

「道」在冰山圖像中,位於渴望以下,是一個巨大、無法名狀的狀態,需要進入體驗。因此老子「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」、「道之為物惟恍惟惚」,
 

這樣摸不得、聽不見、看不到的「道」,要怎麼樣去談呢?
 

老子一書中:「中士聞道若存若無」、「下士聞道大笑之」。
 

過去看了懵懂,如今看了莞爾,這是以生存談存有,最常出現的狀態。
 

說來應覺慚愧,過去我不止大笑,應該還會嗤之以鼻,或者大怒應對吧,我應該是「下下士」之屬,老子時代還沒這樣的人。
 

說來僥倖的是,我最善於質疑,最善於批判辯證,卻從未對自己的思維「質疑」,亦從未對自己的辯證「批判」,誤解批判性思維的要義,卻能踏上體驗冰山之路,起因於貝曼老師帶領,他透過對話示範,及引導我進入體驗性,一旦進入體驗性之後,思維漸次被打開了。
 

隨漸次被打開,好處是看見思維侷限,不常在思維裡纏繞,直接去體驗生命能量。思維敞開了之後,似乎創造力也打開,看世界的眼光不同。
 

看經典有了不同眼光,會心一笑機會多了,雖然仍少參與經典,真好奇過去的自己,怎麼能有耐性於其間打滾?難怪自己跑去創作,對感月吟風的詩詞歌賦較感興趣。
 

重看回過去的歷程,更覺得真是有趣。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im8008188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