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網路稍來一封訊息,針對我寫小美的一篇,有諸多困惑產生,我意識到情緒課題,仍舊是很多人不理解。

情緒教育、情緒的課題,應該有更多的介紹,讓人有更多的認識。

針對訊息的回應,我才剛剛回答第一條,就費去了很多文字,因此就先回覆這麼多,羅列於下方。

問題:「我不能理解為什麼真實的面對自己的感覺,接受之後,隨之而來的會是改變。」

回答:不妨想像一下,當你感到了難過,親人給你什麼樣的回應,你會感到比較舒服?下列幾種不妨試著感覺:

1、再難過我就把你丟出去。

2、好了,沒事了啦!有事也解決不了,不要再難過了。

3、堅強一點兒,沒什麼好難過。

4、我們去玩吧!不要想那麼多!

5、你在難過呀?怎麼啦?…….我知道你難過,我會在這裡陪你。

工作坊我以情緒雕塑,帶出來的應對中,第5個選項,是眾人普遍覺得最好的感覺,比例高達百分之99。剩下的百分之一,是不相信有人願意陪伴,因而產生其他的感受。

其他四個選項的應對,會產生其他如憤怒、孤單、無奈、絕望….等感受,亦即難過並未減少,還伴隨各種複雜感受。

當難過能被靠近,比較不影響當事人,改變比較容易產生。

丹尼爾高曼,與理查戴維森在《平靜的心,專注的大腦:禪修鍛鍊,如何改變身、心、大腦的科學與哲學》一書中,顯示腦神經的科學,當人將專注以感官為「所緣」,亦即專注在感官上,而不是專注在思考上,心靈就會漸漸平靜。因此正念、靜心、禪修的方式,各個法門雖然有差異,但是多半聚焦在以感受為「所緣」,比如「觀呼吸」即是以鼻腔呼吸感受為所緣。

聚焦在感官為所緣,就活化了「前額葉」,減少了警報中心「杏仁核」的反應。

貝塞爾范德寇醫師,在《心靈的傷,身體會記住》一書中,羅列了各種歸納的數據,闡明人的感覺、經驗會儲存於身體,亦即並不會離開。

有些人能感覺孤單、無助、憤怒、害怕….這些經驗為何為存在?乃是來自於早年。但是腦袋的思考,常紛飛難安住,因此產生各種無用的、纏繞的思考,也產生了各種不同的應對,但也許無助於現實。

有些人感覺不到這些感覺,但是這些感覺仍然存在,只是被屏蔽了這些感知,但是思考與應對,以同樣的無效的方式出現。

感受、思考交替出現,帶出不當的應對,比如打孩子,比如罵孩子,然後覺得孩子很糟糕,覺得自己很糟糕,陷入了一個套路的迴圈。

這些傷痛的經驗,有些很隱微,讓人無法察覺,也讓人忽略或否認。

比如父母感情失和,常常讓孩子分心、不專注、功課寫不完、多動的狀況,是常見的狀況。因為在環境中,孩子的大腦接收了訊息,身體有很多感受,產生了各種狀態,最嚴重的就是「上癮症」,抽煙、喝酒、賭博、吸毒、上網….

因此我在帶領孩子功課,帶領上癮症的人,第一個觸碰的都是情緒,讓當事人意識情緒、應對情緒,再改變思考與應對外在。

但是這些概念,在我傳遞的過程,不是很容易被理解,一般都是在工作坊中體驗,因為文字傳達的僅是概念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im8008188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