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


工作坊中的小美,說了一段近日的事件,而有了孤單感受,我邀請她經驗這感受。她的眼淚即浮現,我邀請她辨識一下,這份孤單怎麼來的?亦即曾在那兒出現?
 

小美的眼淚止不住,那是初來這個城市時,她人生地不熟,需要獨自應付所有狀況。她說了一個事件,那是十年前剛來此地,年幼的孩子生病了,身上貼滿了導線,以儀器進行檢查,她的丈夫卻不聞不問,她只能一個人,一個人去面對所有的困難,她此刻體現了當時的悲傷、沮喪、無助、孤單……
 

哪一個感受最有感?最讓她被困住呢?

小美說:「無助。」

 

我邀請她經驗這份無助,邀請她辨識一下,這份無助感的源頭。小美茫然的搖搖頭,說在此之前從不無助。

我問她童年的狀態,父母對她如何?她說自己擁有幸福童年。雖然爸爸常打她,但是她還是覺得很幸福。

 

這是她頭腦的回答。我常見這樣的狀況。
 


當人要改變意識,要讓自己變得樂觀,要讓自己活在幸福裡,讓自己活在愛裡,常常以道理告訴自己,已經很幸福快樂了,不要再不滿足了。

幸福與快樂都需要體驗,那才是真正的感受,而不是否認那份痛苦。因此要去體驗痛苦,才能從痛苦中掙脫,改變痛苦的感受,思考才不會一直負向,才不會一直抱怨,牢牢的被痛苦抓住,人常常以為擺脫痛苦,就是選擇遺忘的方式,殊不知身體從來不忘記。

 

小美下班時,一個人走在夜路上,常常感到一份孤單,覺得自己總是一個人,這是她的感受層次,還有思考層次交錯的結果。她告訴自己要堅強,不要被打敗,是在對自己喊話,但並未改變她的無助,因此抱怨眼前的人事物,她卻又覺得自己不應該抱怨,生命就這樣困住了。

我邀請她體驗孤單,是為了辨識孤單,體驗無助感,亦是辨識無助感。目標就是為了要她體驗愛,體驗力量,體驗接納,體驗自由,體驗價值。

 

回歸靈性自我,不是一個概念,需要完整的體驗。
 

人的身體如同硬體,心靈如同軟體,成長過程所下載的資訊,可視為軟體的形成,困難的是軟體的更新,不是持續下載就行,正如同軟體中毒了,需要全部砍掉重灌。
 

已經使用的軟體,形成了固定的思考,也形成了潛意識,驅動了硬體裡的感官、也驅動了行動的應對,硬體感官的記憶,也不易被軟體的思考辨識,這是困境反覆出現的原因。然而,一步到位的砍掉重練,其實並不容易。

一般人透過正念、靜心、覺知、心理重設,更新舊有的軟體配置,讓硬體不被無意識驅動,讓內在的能量場清澈。在我有限的認知裡,回歸靈性自我是一個起點,也是一個解決問題的開端,無論要解決的是個人、親子、關係或者更大的社會問題。

一步到位更新不易,心理重設需要機緣,正念、靜心與覺知皆須持之恆。

小美已經長大了,因此她的軟體方程式,告訴她已經長大了,硬體的感官不斷出現訊息,需要再往深一層進入,她方能意識到思考的衝突,亦即冰山各層次浮現。

小美父親為何打她呢?小美說事件太多了。我邀請小美隨意說一事件。

小美提及八歲的時候,爸爸請她算撲滿的錢,告知小美可以自己拿一點兒錢。小美多拿了一點兒錢,往口袋裡放入了,爸爸罵她且打她。

小美說到此處即啜泣,彼時的小美感到無助、孤單、難過,她的憤怒還未被意識。

爸爸不僅打她,更要小美不準哭。

小美此處已說不出話來,眼淚已經淹沒她,她身體開始出現顫抖,且顫抖越來越大。我邀請她接觸顫抖身體,去體驗顫抖的感覺,並且為她建立資源,導入成長小美的力量,為自己送一份愛,那是體驗、釋放童年身體的記憶,再體驗當下自己的力量,意識到自己的成長,再落實面對如今的生活。

如今腦神經科學發達,對於創傷、正念、身體、心靈療癒,人們有了更多的認識,使得薩提爾模式有了印證,過去知其然,如今知所以然,薩提爾女士的洞見如是,常讓我感到生命的神奇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im8008188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