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
 

在這份刊物上寫專欄,似乎超過一年了,剛剛整理檔案時,發現這一期我寫的是對話。因為新加坡的朋友們太熱情,我已經沒有東西可以分享了,還不斷邀約我過去講座,因此偶爾開發出幾個有趣的子題,「提問與對話」就是今年初帶出來的題目,卻未料我對此題目越來越有想法。
 

今日上午,我去為一個學校六年級的畢業生演講,學校老師甚有心,事前讓孩子們閱讀《給長耳兔的36封信》,甚至有一班老師為全班孩子各買一本《心念》,孩子跟我的對話就有更多連結。其中一個女孩遞了一張紙條:「之前的學姐們看起來很嚴肅,而現在我們感覺都好像四年級,上國中了,怎麼辦啊?……」
 

我以前聽演講或課程,經常發現聽眾發問,得到的回應常不理想,乃因被問的人太快想要給答案,往往還不明白問題?


 

當我拿到這張紙條,邀請孩子和我對話,我對這紙條提的訊息,擁有諸多好奇,比如學姐看起來嚴肅?是全部的?還是…?誰覺得嚴肅?嚴肅對孩子而言是喜歡或者不喜歡?是誰覺得「我們」好像四年級?四年級的意思是?……


 

原來是有人說「她們」像四年級,讓她心中很不舒服。我順著孩子顯現的脈絡,進行了幾個關鍵的對話,孩子進入深深的難過,建構孩子的內在,進而讓孩子為自己深深感動。從小紙條中的提問,可見孩子的提問背後,常有更核心的問題,若是只給答案,往往是不夠的…
 

以下是本文:


從對話到提問


 

常有父母感嘆,孩子很叛逆,情緒不穩定。不喜歡跟父母溝通,每天上網玩電腦,該怎麼辦才好?
 

我檢視他們的家庭生活,發現父母和子女的關係,從小就缺乏「對話」,彼此缺乏雙向流動。父母們聽我這樣說,往往露出困惑表情。
 

父母們常誤解「對話」。
 

檢視親子之間常用對話:「功課做了沒?」、「趕快去洗澡!」、「快點、快點」、「當一個學生呀!就是要」、「不讀書將來就沒出息...
 

上述對話框,不是和孩子談話。父母像是檢察官,是個發號施令的人,或者對話充滿道理,像個教授一樣說教,這不是對話。
 

我常問父母,身邊有不斷命令的人,或者不斷說教的人嗎?
 

你喜歡和這樣的人相處嗎?如果不喜歡,那孩子也不會喜歡吧!一聽到父母說話,避之唯恐不及,當然想和電腦多一點「互動」了。
 

有的父母看見問題,在孩子青少年期,更改與孩子的談話方式,卻很無奈的發現,孩子根本不想談話了。當親子失去對話的能力,孩子的經驗已經形成,想要彼此連結談何容易?不止孩子有負向經驗,父母去除了命令與說教,也不知道如何對話呀!
 

常見父母更動語言,問孩子:「今天過得好嗎?」、「今天有什麼有趣的事呀?」
 

這樣的問話,很制式且無味,孩子往往覺得煩,只能回答:「沒什麼!」
 

父母需要學習如何對話。
 

 

健康的對話帶來成長
 

2014年我去南京,和新加坡的親子一同活動,一位新加坡媽媽詢問,如何改善日益惡化的母女關係?
 

2016年這位媽媽來回饋,母女關係太美好了,女兒也表現太好了。我問她怎麼改變了?她分享關鍵的兩個字:「談話。」
 

我無從檢視她們的對話。但是媽媽來聽講甚久,我知道媽媽在對話的姿勢、語態與專注度上,都一一注意了,這是和諧對話的基礎。
 

對話的「內容」呢?從我在演講場合,孩子問我的問題,讀者不妨檢視自己如何「接話」?才算是對話,而不是敷衍、指責與說教?
 

15歲的女孩問:「人為何要讀書?」
 

12歲的女孩問:「人為什麼要活在世界上?」
 

18歲的男孩問:「人如果沒有目標怎麼辦?」
 

9歲的女孩問:「老師為什麼要罵人?」
 

不妨思索一下,你會怎麼開啟對話?並且能夠理解孩子?
 

在此我提供一段和幼齡小孩的對話,供父母思索如何開啟對話?五歲的孩子,撿到一顆小石頭,興奮的跟我說:「阿伯,我撿到一顆石頭。」
 

我蹲下身子,接過石頭以後,專注看這一顆石頭。問他:「在哪裡撿到的?」
 

孩子說:「我在門口撿到的。」
 

「你怎麼會看到石頭呢?」
 

孩子說:「因為有一隻蜥蜴爬過去。」
 

「你不怕蜥蜴呀?」
 

孩子說:「怕呀!」
 

「那你怎麼敢撿呢?」
 

孩子說:「因為蜥蜴跑走了啦!」
 

「喔!因為你先看到蜥蜴,才發現石頭,是嗎?」
 

孩子點點頭說「嗯!」
 

「你怎麼會想檢這顆石頭?」
 

孩子說:「因為上面紅紅的,很漂亮。」
 

「你以前撿過石頭嗎?」
 

孩子回答沒有。
 

「這是你檢的第一顆石頭呀!」
 

……
 

你會如何對話呢?可以和孩子互動五句以上嗎?
 

比利時的萊特學院做過研究,當父母專注與孩子對話,或者透過故事互動,孩子的專注力、記憶力與情緒都會正向發展,帶來健康的成長。
 

 

提問是積極參與對方
 

從上述的對話檢視,可以看出我的對話,幾乎是以提問進行,開啟了對話的豐富性。然而提問並非質問,不是咄咄逼人的態度,而是真心的想瞭解,好奇對方的故事、想法與期待。
 

我曾經不喜歡和父親談話,父親常重複「想當年」,我聽著都會背誦了。直到我懂得提問,真心好奇父親的經歷,不僅掌握對話的主導權,也認真參與了父親的生命。我從父親重複的故事,好奇他是如何選擇逃難?如何面對戰爭?如何在每個困境中抉擇,從而瞭解他與母親認識的細節,瞭解他求學的經歷,瞭解我的名字「崇建」寓意於「重建家園」……
 

因此我與父親更親近了,談話更有品質,也更加有趣味。我明白無論是老人、小孩、伴侶或學生,只要有真正的對話,懂得提問參與彼此,都會讓彼此更感到親密,一同在對話中成長了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im8008188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