曾經就讀全人的劉若凡,在衛城出版社出版了《成為他自己:全人,給未來世代的教育烏托邦》

劉若凡於1995年至1997年,就讀於全人草創時期。國中轉回體制內,我與她有數面之緣,當時她是個清秀可愛的女孩,如今已經接近而立之年,但我已經超過10年未見過她了。

她的碩論經過整理,由衛城出版社出版,透過對全人中學的觀察、整理與訪談,對台灣的另類學校有一番討論。

劉若凡出版此書,並未要我為書寫文章。衛城出版社當初邀約我寫序,但是衛城並未打電話聯絡,而是將書稿寄至我已廢棄10年的舊信箱,我因而錯過回應的時間。我直到聽甘耀明聊及此事,開啟舊信箱看到此信,乃在1個多月以後了。

我已經閱讀完畢此書,其中諸多觀點與想法,我覺得很適合有心從事另類教育的教師,或者參與另類教育的家長閱讀,此書試圖以宏觀將理念學校、另類學校的發展,做了一個整理,也以全人中學為例,寫出走一條理念的教育路有多困難?而她曾經在草創時期就讀此校,有她的情感,也有她重新作為觀察者的立場,縱橫出這一本書。

但是我適不適合寫書序的,因為此書的歷史、觀點與書寫的脈絡,很多都和我意見不同,也不是我記憶的範疇,或者與我的認知有所落差。因此當媒體邀我寫評論,我也以不適合而婉拒,主因除了我與若凡對全人歷史的看法落差甚大,媒體版面也無法讓我將話說完,雖然不會有人那麼關注這個議題,也不會有人想看長文,所以我婉拒了。

但是此書尚有甚多值得推薦之處,那是關於另類學校的歷程,雖然歷史與觀點我認為都有問題,書中呈現的是若凡的觀點,或者她整理出來的觀點,那畢竟是作者的觀點。多年前我寫過《沒有圍牆的學校》、《移動的學校》,還有全人教師曾政光《一個人在全人的日子》,都是以教師的觀點書寫,而劉若凡則是以學生與研究者的角度進入,並且付諸出版,給予更多關心另類教育,關心理念教育歷程的人,有更多的視角進入。

前幾天黃武雄老師來信,他是台灣理念教育的先驅,是全人學校多年的伙伴,對於全人早期的伙伴而言,他無疑具備精神導師、朋友與長輩的角色。我在全人的日子,他在諸多層面對我啟發甚多,多年來我一直懷念他,也懷念全人的創辦人老鬍子。黃老師提及這本書,我和他聊了一些看法,他傳來寫的書序,說自己也有不同看法,但仍舊為這本書寫了序。

因為黃老師的熱情,我也重回記憶,耙梳了一些想法,也順道一提我對若凡這本書的看法,但這是我個人的意見,並非中肯的歷史紀錄,然而就如黃老師書序裡所言,不管書中的真實性如何?這都是值得的歷程。

這就是一群人的軌跡吧!都留著一群人的血汗,對、錯、是、非都不是那麼重要了。

 

「我的體制學習」

成為一位教師,從來不是我的目標,甚至讓我排斥,因為我是不成材的孩子。

我曾在書寫中提及,我的中小學時代,幾乎從未寫功課,總是帶著惶惶的心去上學。但如今提及這一段,我又修正了記憶,我想起甚多折磨的夜晚,我和弟弟趴在床上,瞞著辛勞的父親,接力寫未完成的作業,輪流叫對方起床寫功課,但總是抵不過睡魔,而一睡不起。我的作業總是寫不完,懼怕得不知該怎麼辦?但當年坐在桌前的我,到底是怎麼了?怎麼會拖這麼長的時間,而無法專注地完成作業?我已經無法準確歸納自己的狀態。

好幾次排路隊去上學,經過芒果大樹下的土地廟,我必定跪下拜拜:「求土地公保佑我不被老師打,求老師不要來學校…」

至今我都記得自己不安的樣貌,那種不安似乎成了學生時代的主軸。後來這樣的不安擴大了,擴大為對成績的焦慮,對於未來的不確定感,我的中學生活渾渾噩噩,總體而言就是惶惑焦慮愧疚不安……

 

「成為教師的起心動念」

成為一位教師,對教師這個身份感到尊敬,是1998年到全人任教之後。

成為教師,乃因我活不下去了。27歲大學畢業,我沒有正當工作,研究所不錄取,似乎是小學時代的惶惑焦慮愧疚不安的延續,我沒辦法符合眾人最感安心的期待,或者最主流的期待,成為一個安穩的成年人。我內心困頓,但外在抗拒,對人說得頭頭是道,卻在寧靜下來的時刻,悲傷與煩悶接踵造訪,歸根結底就是自己不好,我是個不夠好的人,無法完成他人與自己期待,30歲了,我的內在擴大成無望與無奈,只是沒人知道而已,有人知道了也無法協助我,凡事還不是靠自己?

1998年我進入全人,乃因創辦人老鬍子的應徵,當時學校缺少一位中文教師,這所美麗的理念學校3年走了近8位教師,而我是當年履歷表尚保留在桌子上的那一位,其他履歷莫名失蹤了?這是老鬍子當年的說法。

算來是天意。我打聽這所學校的內涵,教師沒有權威,學生自由自在,課堂自由討論,沒有過多考試與功課…

 

這是適合我的學校,童年最美麗的夢幻,我也可以在山上讀書寫作,逃避城市的煩囂,而我適合山中歲月。我忐忑不安上去山頭,一個月2萬4千元的薪水,我可以接受。

 

「帶著餘氣教學」

我待過工廠、酒店、餐廳,做過搬運供與泥水匠。鄰居甚多混跡幫派,自己雖然未曾涉獵其中,但是帶著一股江湖的餘氣。我其實討厭這樣的餘氣,但有時看見有些教師刻意創造這些餘氣,不免心中納悶也會失笑?

猶記得當時行政櫃檯張瑤華老師,私下向同事抱怨:「老鬍子怎麼應徵一個流氓來教書?」

因為我走路的姿態,講話的樣子,都像一個小混混一般。

全人中學迎接新老師都有蜜月期,蜜月期過了之後,我餘氣顯現,對著調皮的孩子叫囂。我記得有幾個孩子跟我說,「沒見過你這種老師,簡直像流氓,我們罵老師三字經,你是第一個罵回來的,還罵得比我們更順口,也更有味道…」

我原本不想當老師,在全人的前幾年,常想腳底抹油離開,根本沒有節制自己的本性。

但是這樣的狀態,也給了我一個好的發揮,即是我比較不怕犯錯。這麼不負責任的想法,時時想著當第九個過渡的中文教師,卻也讓我比較勇敢,我大幅改變了中文課堂的內容,嘗試使用不同的方式進行:我曾經帶著一批孩子讀孔孟、古文、玩著詩歌遊戲、開童話改寫客、搭配美國民謠上樂府詩、一個學期陪30個孩子閱讀30本不同經典,並且從個別對話拓展到集體對話,因而成為我此刻教學的沃土;我帶著一批狀況較多的孩子一起住,讓我經驗如何在生活上和孩子相處?和他們談論生活公約與自制;我自願到學生宿舍掃地,企圖挑起孩子的榮譽感,但是我但要求校方對我每個月加薪1千元,我才不會在期待未滿足時,像個碎念的老人;我自願去帶領登山領隊,籌劃每年令人苦惱的登山大事…。

「吾少也賤,故多能鄙事。」這句話想來多有道理?

我不是一開始想教書的,而是慢慢喜歡教育,尤其學習了薩提爾模式。

「輔導組在全人」

我在全人的後面幾年,學校進入知識與輔導之爭,擁立知識的教師對於經典的高談闊論,將問題連結至經典找解答,使得偏向輔導的老師感覺困頓,因為對話始終失焦。

偏重知識的教師,不斷在會議中表達,何必浪費這麼多資源?浪費那麼多時間?去關注一個孩子的生命議題?知識、環境就可以改變一個人,教師只要專注地帶出有利於孩子浸潤的知識環境,孩子自然就可以擺脫這一切。事實上這樣的想法,本身並沒有錯誤,但是我此刻看來,這個環境的打造也要靠人,人如何運作這一切?溝通還是一個跨越不過去的結。

我在移動的學校一書,介紹了輔導組的面貌,如何和孩子對話,可見輔導組的作為。而移動的學校一書末,當時校長黃政雄1萬字的推薦文,文中羅列了各家的名言,應該引用超過10個人的名言佳句,文章縱橫在各種言說之間,可謂知識派的代表。這兩方人馬,在學校的意見,正是如此浮現出來,很難找到一個切入點。

但活生生的問題,輔導組認為迫切需要解決。學生抽菸、喝酒、作息不正常、打電動、不進課堂…,教師如何面對?但有些教師採取放任,甚至和孩子一起抽菸。

對於支持輔導的教師,這無疑是教育崩解了。

然而校內教師連內部的溝通都有困難,無法以統一的態度面對學生,談何和孩子溝通?

我1998~2005年在全人教學,經歷了這些理念的辯證,辯證何謂開放、解放、放棄、放縱…?辯證規則該如何落實?辯證知識的學習與輔導該如何落實?……

這些都在若凡的書中片段提及,但是若凡的書提的較為鬆散,幾個片段的組織有時序的問題,也有事件不連串的狀況,還有化名的教師與學生身份混淆,似乎有角色重疊的情況,有時對於角色的歸類和我認知不同,比如校園學生結夥的認知,和我瞭解的部分差異甚大。我以為書中呈現,對當事人的採訪並未全面,起碼我身邊幾位重要教師都未採訪,書中的角色,也我所認知有所出入。而且這個訪談以重回現場的方式書寫,比較像是創作,而偏離報導的樣貌?當時輔導組的當事人:三位組長張天安、張瑤華與我,都未進行專訪與書面核對,我覺得殊為可惜,而且對於輔導與知識的方向,還有太多被略的重要對話與事件,我也認為不可缺少,但本書很遺憾的缺少了。

但是若凡提的大脈絡是對的,就是學校經歷了輔導與知識教師的爭論,此番爭論涉及了學校的走向,涉及董事會遴選校長人選。但是其中歷史,若能給當事人更多訪談,與意見併陳的整理,我認為會更好。

當時的爭論,我自覺並未涉入,書中也並未將我列入。當時我覺得這兩派意見,應不是個問題,我想所有未涉入其中的讀者,也不會覺得是個問題,兩者並行不就可以了嗎?

因此我認為其中涉及了一些暗潮,我認為和權力的暗潮有關,但這只是我的解讀,這些權力的較量,很難說得清楚脈絡,也有從生命經驗衍生出來的堅持與理念,這些堅持與理念,本就與權力的運作分不開干係,而形成了爭論,並非彼此合作。

但我的立場偏向輔導不可廢,因為學校的規則不強,一旦廢除輔導,學校將陷入更大規模的混亂。而且我已經學習薩提爾模式,對於薩提爾模式的引導,我已經漸漸有了心得,自己也有了漸進式的改變。

其實彼時學校陷入爭論,在理念帶動了意氣之爭下,人的心思變得浮動,教育如何可能?

但我的兩本書未寫這些困難,彼時台灣理念教育尚屬脆弱,不宜對學校有太多批評,因此我僅能書寫學校的理念,以及我個人在學校帶領學生的故事。但是我在《移動的學校》中書寫了1萬字的體制外的徬徨,表達了這些隱憂。

我離開這所學校,也與這些有一些關連,我當時在全人任教其實如魚得水,沒有受到什麼阻礙,僅有開會正常的吵吵架罷了。但是我也有自己的徬徨,因而離開全人。

當年我沒寫出來的部分,若凡很直接的點了出來,只是沒有完整敘述故事,可能這部分就算寫出來,也是每個人的記憶與觀點都不同,寫出的脈絡與觀點與我也有別。

 

「全人引領我的美麗境界」

這期間影響我最多的是全人創辦人老鬍子(程延平)。他和學生互動的方式,帶孩子如何觀看這個世界,如何討論繪畫?如何看待攝影作品?如何看一部電影?如何安靜飲一杯茶?…

我對老鬍子並非無質疑?因為他教導抽象畫的部分,初期我有很多困惑,也和很多人討論這部分。若凡根據了兩位學生的訪談,呈現學生如何討好老鬍子的畫風?根本不知道自己在畫什麼?這和當初我的困惑相同,但是當我在其中浸潤了數年之後,才真正瞭解這是什麼樣的狀況。

若凡文中記載著孩子對老鬍子繪畫的觀點,那其實只是一部份,而且是最早期的一部份,據我瞭解大部分不是那樣的認知。而且我對老鬍子教授繪畫有更多的觀點切入,因為老鬍子影響了我引導孩子的對話,才發現套裝模式的標準答案,對我與教育不是那麼重要,重要的是如何引導?據此我有了深刻的學習,這是從老鬍子身上而來。

另一個是全人的創辦人是誰?

我的認知中,全人創辦者僅有老鬍子一人。但我並未參與那一段歷史,若凡反而比較貼近那段歷史。

全人創辦的歷史,我的理解應該歸溯於森小時期,有位孩子生病了,憂慮日後森小畢業何去何從?因而要求老鬍子在她病好之後,能帶她去老鬍子口中的法國。這個孩子日後奇蹟似的病況好轉,老鬍子履踐了諾言,帶著一群孩子去法國遊歷,全人中學在那一歷程中逐漸以口頭的方式醞釀,我認為那是一個重要的開端。接著老鬍子尋求資源,除了邀請多位家長共襄盛舉,也找了有心的教師進入,所以有些家長在對媒體說明時,會說自己是創辦人之一,讓很多人困惑,誰是創辦人?若凡書中的三位創辦人,也是當初一同協助幫忙的伙伴,因而也有人說這三位是創辦人。

但是後來的黃政雄校長(大雄),也是創校初期一同討論的教師,因此也有人稱他為創辦人之一。

但遑論是誰創辦理念學校,對研究另類教育歷史的人,或者對關心教育的人,其實並不重要。甚至名列創辦人名稱的人,自己也許覺得不重要。但對於以更宏觀的眼光看待這段歷史,我以為較全面的書寫是我的期待。

寬容自由的初衷

黃老師給我的信裡,寫到他的看法,其實都羅列在〈自由的禁果 --為若凡的書《做自己.全人》寫序〉----若凡的序裡了。黃武雄老師的臉書就可看見。黃老師雖是數學家,但是多次獲得文學獎,他在序裡面寫了一個爛漫的歷程,以寬容的初衷來看待這一切。

黃老師在序中提到:「在書的『後記』,若凡第一句話說: 我一直覺得成長是辛苦的,一直都是。

然後用沈重的語句,寫下她的質疑:

『我一遍又一遍看著校友們的近況。看著他們付出自由的代價,看著他們拿不到好學歷,看著他們在現實和理想間泅泳。我憤怒的問我父親:「你們要給他們自由,他們得到自由了,結果呢?你有沒有問過他們,問過你的孩子說,他們到底想不想要自由?他們為你們所給的自由付出多少代價,你們有想過嗎?』

蘇迪勒颱風那天,家居農舍的左側,山邊崩塌,濁水滾滾。我讀到若凡這段沈痛的質疑。就是這段話,讓我改變主意,決定寫些語句。淚眼凝望窗外風掃雨飛,山崩水急,陷入沉思久久,我終於動起筆寫下這篇序,試圖回應若凡這本書所談的核心問題:

 完全自由的青少年教育,如何可能?

你要往下閱讀之前,最好先翻開這書本文,走入若凡的世界,因為我的回應是針對若凡的故事與分析。……」

黃老師寫了一小段文章,虛構了一位校長尼爾.耶立希。黃老師將這位校長的背景設定為社會心理學家,並且和孩子散步、談話,去維護一個自由的學校。

我自己感覺黃老師將當時學校的知識、輔導的論辯,集期望於尼爾.耶立希一身。

黃老師是個感性的人,他看見若凡一段文字,而決定答應寫序。其實若凡寫出全人孩子的學歷與現狀,和我所認知的不同,我認知他們的社會適應與成就,大部分都是欣喜的,但這也僅只侷限於我所瞭解的面向,也許不如若凡的多元。

黃老師懷抱願景與溫柔的心。當我收到他的信,看到他的書序,我也想要寫一篇文章回應。

全人以這麼小的處境,也許不是那麼大部分人關注,他的歷史也不是那麼多人有興趣。對我而言,歷史的真相不那麼重要,但我對全人有深厚的感情,可說是沒有全人,就沒有今天的我,因此當我面對若凡的文本,我的考量就多了一點兒,但我仍願意寫出一段文字,作為一個客觀的看法。

我在給黃老師的信中:「全人給予的汲養,對我深遠至終身,也改變了我的生命,我感謝全人的每一分經歷。」

全人對我已成一個歷史,他在我生命中的重要性,超越了我所就讀的任何學校,這不是我當初應聘教書的目的。教育如何可能?原來教育之中,收穫最多的是自己。教育如何可能?去寫一篇評論學校的文章,對我而言也如何可能?只能充滿深深的感念而已。

也許有些人有興趣看完這篇長文,也會有一些深深的思索吧!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im80081888 的頭像
    im80081888

    開放教育空間

    im8008188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