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樹成林舉辦免費的教育座談已經數次,昨日進行的是讀書會,雖然閱讀的是「瑟谷傳奇」,但主要是聚焦在:如何等待?如何面對孩子的學習?

因為,「瑟谷傳奇」中:十歲的孩子還不會閱讀,沒有人替他緊張;十二歲的孩子還沒學數學,不會有人強迫他趕快去學。有人玩了三天的遊戲,有人打了一年的鼓,有人不分春、夏、秋、冬釣了三年的魚。

「等待」真的有效嗎?有孩子打電動,打了數年,還是不見回頭,玩了數年,還是不曉得上進,抽了幾年煙,也戒不掉。還要等待下去嗎?

我想,答案既是肯定的,又是否定的。

羅洛梅曾提到「創造性的等待」,而不是一般的等待,其間差別,在於「等待」猶如樂譜中的休止符,一種巧妙的停頓。如同「瑟谷傳奇」:「什麼都不做,也是一種藝術」,意思就是什麼都不教,也是一種藝術。瑟谷的老師們對孩子的態度是溫暖的,支持的,關心的,但不是教導,所以學生可以聽到自己內在的聲音。

創造性的等待,和等待之間的差別,在於創造性,這是我在體制外學校的體會。也是「瑟谷傳奇」中,什麼都不教的「教育藝術」核心。

重點在於,我們如何讓孩子聽到內在的聲音?這是一個創造性的過程。但大人如何能做到「是溫暖的,支持的,關心的,但不是教導?」大人自有其焦慮,首先我們得先正視自己的焦慮,正視大人的焦慮,然後才能和孩子站在同一線,給予支持、關心。

也因此,我帶父母或教師的座談、討論,很少批判,很少說教,而是選擇和他們同在。我意識到我們面對大人,亦如同我們面對小孩,當我們面對孩子不停的「教導」、「批判」的同時,我們也失去了「等待」浮現「創造」的契機,落入了和一般父母焦慮的教導孩子的窠臼之中,問題將會不斷循環。

也因此,我對大人,也充滿信心。因為我看到所有的父母,莫不是殷勤的盼望著,給孩子一個美好的未來。

因此之故,我多讀理論,但少講理論,羅素曾經感嘆:「理論開始的地方,就是親情斷掉之處。」我換句話說:「理論開始的地方,就是體驗性對話斷掉之處。」因為,大部分人都喜歡說教,不喜歡被說教,當說教開始,互動性、同理心便減少了。當強烈的說理出現,就像上一堂昏昏欲睡的課,無能質疑,不容懷疑,因為權威總在能詮釋的人、以及擁有權威的人手中。

而這一次的教育座談,是我眾多免費帶家長座談的其中一次,但拜此次家長之賜,願意以互動式的體驗,延續主題至下一次,下一次將以溝通互動為主題,做對話練習,來面對孩子的問題。

因屬免費,但我沒有在作文班張貼訊息,台中市家長成長協會的會長,程女士自願幫我張貼訊息,我很感謝,也希望在十月下旬的星期四下午,有興趣的家長、老師也可參加。

另外,由於上個月,台北師大的徐國能邀請我配合師大的活動,做文學示範課程給國高中的教師進修、研習,我便有了動念,為青少年開設12堂文學課程,帶領孩子們真正進入古詩文的領域,與應付國中基測並無直接關係,10月份要開的課程,18個人滿班,原以為會乏人問津,想不到詢問的人頗多,也是美事一樁。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im8008188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34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