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 

青春期的孩子,身體在急速抽長、心靈強烈震盪的過程,性情、看法與言行都會和孩提時期明顯不同,因此「青春期」這個名詞有其特別的標記。反映在言行上,讓父母不知如何面對。看到孩子大辣辣、吊兒郎當的樣子,大人就想糾正;看到孩子的不足,慣性的就想幫助他;想跟孩子談,他就有防衛感。該怎麼做才好呢?

 

當孩子強烈說「不」,或是以行動表達意見,其實是一種掙脫權威宰制的訊息,是爭取獨立的面貌。這樣說並非允許孩子的行為,只是先理解孩子,知道這是獨立的某種表達,便不會被挑起情緒,一味想否定或壓制孩子。

 

我邀請父母們回憶,自己當年經歷青春期,男女副性徵初次出現時,心靈有哪些變化?是否尷尬?是否困惑?是否有一股莫名的情緒竄流?

 

我再邀請父母思索,這些所謂的叛逆言行,是否在自己青春期發生過?那時,如何表達與父母師長不同的意見,又如何堅持與放棄見?心靈也有忐忑不安、忿忿不平的經驗嗎?哪些人回應的方式是受用的?哪些人的回應是讓人受傷的?

 

大多數的父母,經過自身青春期經驗分享與討論,比較能接納孩子的言行。一旦接納了,父母在和孩子對談時,便不會產生負面情緒,問題也會簡化許多。

 

莫名叛逆,證明自己長大

 

回想我的青春期,來得很緩慢,不像同儕一般狂飆。當同儕抽菸、打架、蹺家與交女朋友,我只是在家裡和父親吵架、關起門來將音樂放得很大聲、不想和家人在一起。彷彿想證明自己長大了,莫名有想叛逆的衝動。

 

國小五年級開始,我便不愛和家人一起旅行,每當全家出遊數天,我堅持一人留在家中,如今檢視旅遊舊照片,全家福都獨缺我一人。並非我不愛家人,而是青春期特別想要「自由」與「孤獨」的空間,對於家人的集體行動感到束縛。獨處於家中,我反而想念家人,也想試著和他們一同出遊。

 

如今想來,那種潛藏體內的騷動,有時來得莫名所以。比如我會要求買奢侈品,被拒絕而忿忿不平;對某些話題顯得激動,情緒很難平復,面對親近的家人尤其如此;特別關注朋友的動向,情緒受朋友影響甚大。

 

我記憶深刻的一件事,是家人分食水果,我認為爸爸不公允,將較好的部分分給弟弟。我因此和家人嘔氣,爸爸徵得弟弟同意,讓我們互換水果,我卻因此更憤怒地向爸爸與弟弟嗆聲。其實,我當時並不知道自己怎麼了?

 

如今回頭審視這段過程,覺得自己脾氣不好,尤其是青春期情緒更是浮躁。但爸爸並未指責我的情緒,他自己也不停留在那個情緒之中,讓我內在有機會發生轉化。這也讓我思索,面對青春期的孩子,重要的不是對與錯,或者解決問題,而是讓孩子心中莫名情緒的沈澱。

 

 

外表叛逆,內在渴望連結

 

很多青少年外表叛逆,其實他內在很受傷、很渴望情感上有連結。我在新加坡、台灣演講,不少青少年來求助,他們在家叛逆、在學校跟老師嗆聲,有時找不到出口,內在常會感到缺乏自我價值。小安就是這樣的女孩子,重心轉移到朋友身上,一旦和朋友出現裂痕,任何的說理與安撫都幫不了小安,因為小安被青春期的困惑夾擊,在獨立與尋求慰藉間困惑,看不到自己真正的價值。我沈靜地問他,「你會和小安當朋友嗎?」他停頓一下說,「不會,因為他很不OK。」因此我常滋養青少年的內在,讓他感覺被認同與被愛。我讓他感覺被我接納,被我關懷與愛,他說可以感受的到那份深深的關懷,我要他記得那種溫暖、被支持的感覺。

 

青春期的孩子,從意識上開始獨立,在調適意識與言行時,會變得比較尷尬,彷彿是不協調的鐘擺,有時候疏離,有時候叛逆,有時候又顯得一如往常。看在父母眼裡,孩子可能不再是乖乖牌,也不再如過去親暱,語氣經常帶著憤怒,言行有時不能為人理解。

 

現代父母很難為,因為他們自己是青少年的時代,威權管教仍是主流,看法少有機會被理解,情緒也鮮少被接納。如今為人父母,要學習接納孩子,的確比較辛苦。

 

要陪著孩子成長,父母需要轉換思維,以一種獨立的眼光,接納的態度,看待孩子的發展。

 

 

因此父母過去對待孩子的方式:給予建議、訓話式教養、單向命令,或是以獎懲回饋孩子的方式,可能收不到以往的效果,反而會遭到孩子回以頂嘴、不在乎,甚至情緒性的表達。孩子頂嘴時,父母不妨視為成長中的「必然」,視為孩子表達意見的練習,因為孩子不再仰著頭聽令,他們長大了。父母於回應時最好停頓一下,嘗試探索較好的回應方式,也會幫孩子學會沈澱情緒學習獨立。

 

先包容情緒,再傾聽他的想法

我常引導青少年,但我不常說教,常傾聽、探索他們的意見,同理他們情緒之後,再簡單告訴他們想法或規則,並不爭論對錯,言談中不與孩子們功課掛勾,通常能收到比較好的效果。

 

比如孩子和長輩說話大聲,我通常會深呼吸,讓自己內在穩定平靜,靜氣地對他說:「我知道你很生氣。」

 

說完以後,停頓久一點,不跟隨他的回應與否起舞,此舉便是同理情緒的作法。

 

若是狀況許可,再問他生氣的原因。此時傾聽與探索必須同時進行,避免灌輸他觀念,因為灌輸收不到父母要的效果,往往淪於爭辯對錯,而且孩子大概聽過很多次了,也不會改變。

 

傾聽完之後,可以告訴他,「我知道你很生氣,不過你對長輩的態度,我並不認同。但我欣賞你願意說出來。」

 

請父母的對話,停留在這兒,其餘留給孩子內在發酵。

 

至於孩子不去旅遊,可能有根源性的原因,我請父母試著靜心之後,以「我很好奇….」取代「為什麼」的問話方式,探索孩子的內心世界,往往會得到意料之外的答案,更能貼近孩子,有時便解決了問題。

 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im8008188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