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一群夥伴們,組織讀書會,重新閱讀《心念》。《心念》寫給青少年,跟《長耳兔的36封信》,常被購買作為班書。
 

有位夥伴小鶴,帶領讀第一篇,分享了一段文字,我刪修了一些文字:
…………….

「自認不如人的長耳兔」,你覺得自己不夠聰明,長得不夠好看,各方面條件不夠好覺得自己不如人。這種感覺很沮喪,….

讀到開頭這部分時,彷彿這就是我,突然被看到看懂,眼淚不由自主流淌。

我腦海總有這樣的聲音:「我好笨,我好蠢,長得很難看,沒有一點出色的地方,不如別人。」

這種不如人的狀態,一旦出現了,我會很煩躁、沮喪。遇到挫敗時,這種感覺更強烈,甚至到了懷疑自己,活著還有什麼意義?

從上小學開始,我數學成績不好,被老師當著親人嘲笑,說我好笨。上了5年級之後,我視力變得不好,看不到黑板上的字,成績更加不好。

初中轉學到城市,我更加跟不上,每次都是倒數第一。我也很想學好,可我真的不會,聽不懂老師講什麼,每天坐在教室裡,渾渾噩噩過日子,下課也沒有好玩伴,就算大家一起玩,總會感覺自己不好,比不上這些人。我常自責自己,常常在浪費時間,覺得自己更差勁。

在課堂裡聽不懂,課堂外也茫然,我不知道自己要什麼,我感到沒有價值。

時至今日依然如此,不知道自己要什麼,不如人的感覺,幾乎隨時伴隨著我。

今天讀到《心念》,第一篇〈改變〉,文中的不如人,彷彿寫的就是我。讀到盲人的部分,我去體驗那種感受,想像自己是個盲人,牌子上寫「我是盲人,請幫助我」,那是一種受害者,生命在乞討狀態,我眼前出現一幕,是一個討好者的姿態,讓別人為我負責。當牌子換成「這是個美好的日子,而我卻看不見」,我感受帶著遺憾,但是為自己負責。當「我不會放棄的,有一日我會成功」,彷彿內心有份微光。

 

我有一份不甘心,不相信人生就這樣,只是被灰暗籠罩,我還想去看看,哪怕真的很痛,我也想去看看。

我曾用全身力氣,想要逃脫掉甩掉,但是讀到書中寫到這裡,我沒有讓這句話,取代內心的[不如]……

永不放棄的小鶴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


從小到大的經歷,被父母師長對待,心裡種下的聲音,就是生命裡的聲音,是冰山渴望層次。若覺得自己不值得,那怕將來很有成就,內心「我不值得」的聲音,也常如影隨形跟著,覺得自己是「冒牌者」,甚至為了求生存,導致自己無法停下來。

小鶴寫到:「我曾用全身力氣,想要逃脫掉甩掉」,真是如實的覺察。

上週在A某個課程中,我問一位夥伴A,自己是否值得被愛?他猶豫著說沒想過,又猶豫著說值得,又搖頭說不值得

A後來回答我,別人不這樣認為,不認為他值得。我反問她的意見,他是否可以決定?決定自己的價值?

A身軀微微顫抖,並未回答我提問,只是不斷搖頭。

我幾個問答之後,A內在蓄滿的憤怒,以及哀傷與委屈,突然掙脫出來,握緊拳頭吼著說:「為什麼沒有人跟我說….

每個人都有權力,決定自己的價值,這是內在的力量,這是最堅實的能量,就是冰山渴望層次,這不是外在成就,不是他人的眼光。

當內在有了價值,生命就有充盈感,遇到挫折影響就小,生命有了真正的豐沛,這是渴望層次的穩固。

然而,A要拿回決定權,這是個主體意識,其實並不容易,因為,頭腦說著自己可以,身心總會提醒自己,那是過去的經驗使然。而決定自己值得,是一個心念的轉換,也只是一個開始,並不是一個終點。

所以小鶴的分享:「我曾用全身力氣,想要逃脫掉甩掉」,此言誠屬真實不虛,因為心念的轉換,可以視為一種覺察,意識進入渴望之始,體驗漸次進入轉換,需要一點兒時間,也需要持續練習。

近來學習對話夥伴,對話精進速度驚人,我屢屢為夥伴們,打開生命寶藏讚嘆。有位夥伴傳來逐字稿,附上自己的感想,引用了袁枚的》:「白日不到處,青春恰自來。苔花如米小,也學牡丹開。」

在人成長經歷中,即使如苔蘚一般,生於陰暗之地,陽光不顧背陰處,生命依然有生機,苔蘚仍舊青綠,依然綻放米粒小花,絲毫不輸牡丹綻放,是生命熱烈的精彩。

老鬍子曾養幾盆苔,苔花的綻放靜美,常在我腦海記憶,但在餐廳吃飯時,見到需陽光的仙人掌,亦開出燦爛小花,亦不覺心中莞爾


苔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im80081888 的頭像
    im80081888

    開放教育空間

    im8008188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