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15年前我轉換跑道,從山中學校離職了。

當時的起心動念,是教育想法不同,所以離開一座山。

我在山中待了七年,原本只是為了維生,孰料人生視野大開,實在始料未及。

因為教育想法不同,離開山中學校,亦是始料未及。

離開山中已40歲,父親關心我生計,問我何以維生?我回以「寫作」即可。

原以為自己寫作,卻是教孩子「寫作」維生,始料「更未及」。

教兒童寫作文,耀明問我「創意作文」,如何展現「創意」?

我們因此討論,歸納了接納孩子初始的「爛作文」,引導孩子的「故事作文」,穿插以思索的「提問課程」,融入課堂的「文學」與「人文」線索,我們編輯了五年的教材。

既是教兒童作文,我需要重新學習,因此大量閱讀童書,也大量看兒童理論,我亦去各地學習,學習帶領閱讀、寫作與兒童哲學的方法,我去故事協會、繪本館、讀書會學習,發展一套自己的方式。

寫作班發展頗為順利,受當時開卷主編李金蓮厚愛,開始進入童書評審,有幸理解童書的面貌。

我雖然曾於1998年,獲得台灣兒童文學獎,當時寫作只是遊戲,只是想賺獎金而已。

教了孩子作文之後,起心動念想寫童書,卻每每眼高手低,寫出來的作品,自己都不甚滿意。

我在課堂講的故事,收到孩子極大迴響,期望我寫成文字,我都說肯定會寫,但是想做的事甚多,孩子一年等過一年,我都不教作文了,童書都還未出版,如今這些孩子都大了。

2010
年我寫了兩篇童話《透明人》與《颱風兄弟》(改名為藍眼叔叔),當時受安房直子影響,寫了模仿她風格的童話,我還記得辜筱茜看過,跟我說:「這是我看過你寫的,最好看的文章。」

但我始終沒有投稿,因為動力不足。

這幾年下來,我與耀明合作,寫了好幾本書,都是關於教育主題。我很想轉換主題,動念欲寫一系列童書,而耀明終於願意合作。

若是我自己寫童書,我自己的看法:有韻味、有意念、有故事,但是少了某些東西。

得耀明一起協作,童書就有飽滿度,故事看來大不相同。

耀明很巧妙的,突出了其中的生命、環保意涵,添加了幽默感,保留了韻味與情節,整個故事有新生命。

蒙出版社答應,願意出版這兩本,找了一位年輕插畫家。

很感謝年輕插畫家「Ila Tsou(享想)」,她願意幫我們繪圖。

耀明與我看了草稿,都很喜歡她的畫風。享想應是她中文名,我之前發文寫錯名字,英文名應是「Ila Tsou」才是,她有一畫作的部落格:
www.behance.net/rhrhrhhhb664

童書能得插畫家協助,是無比幸福的事,我不認識這位年輕創作者,只有無限的感謝,因為插畫成為書的靈魂,沒有了插畫就少了很多韻味。

我與耀明合作童書,將文學、美學、故事與思考置入,而能得插畫添色彩,實乃幸運的機緣。

我15年前離職,從山中下來,教孩子寫作文、與親子無數談話、出版教育書、演講與工作坊,如今書寫童書,心中充滿無限感激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im8008188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