這是一篇稍嫌枯燥的心得,因為沒有故事,但是我甚想記錄,為自己留下提醒。
這兩個月將舉辦工作坊,比過去三年的總量多。每一次的工作坊,因為參與成員不同,各有不同面貌發生,也常讓我有新體悟。剛剛結束兩天台北工作坊,也讓我有不少心得。
今年將工作坊的框架確立,以個人體驗、生活運用為主軸,將冰山與個人紀年為框架,帶入探索、核對、體驗與轉化的脈絡,較易讓參與伙伴們上手。透過短講、活動、討論、練習、對話呈現,這個基礎的方向,也讓我和學員交流互動,參與彼此的學習成長。
此次工作坊最末,有一個類似檢驗練習,如何應對不寫功課的孩子?請學員扮演父母、教師的角色,以過往的慣性應對,帶出的結果呈現討論,再以參與工作坊之後的應對,帶出學員的新應對。學員多半能以所學,在新應對上帶出好奇,而得到較以往不同的結果。
一般人的慣性應對,多半是在理性系統進行,最多的應對是憤怒質問,以及隨之而來的處罰,這也會讓孩子大腦警報系統一直啟動,無助於現實狀況。
工作坊的主軸,將腦神經科學轉譯為日常實踐,有幾個脈絡進行,最基礎的就是對人的關心,能關心且帶出規則訊息,協助孩子成長,最簡易的脈絡是「好奇的對話」,因為「賦予語言」是簡單的療癒之始。
談到賦予語言,很多人問我一個問題,關於青少年暴粗口,該如何對待?青少年暴粗口,不止凸顯自己,某種程度代表沒有語言,去陳述自己是誰?自己的感覺是什麼?如何表達自己?成年人的應對與引導,需要一番認識,也需要懂得引導,懂得適當回饋。他們需要被看見,被懂得被認識,起始需要被自己懂得,才能逐漸表達,學習自我管理。
工作坊中學員的功課之一,需要不斷回到成長框架,體驗與檢視自己的成長,重新體驗自己的痛楚,打開自己的感官,也體驗自己的資源,去協助這些孩子的成長。
應對不寫功課的孩子,這個練習呈現的時候,我看見大多數學員改變應對,開始懂得好奇,去瞭解孩子的問題,協助孩子陳述內在的情緒,往往能使孩子放鬆,願意和大人面對問題。
但有趣的現象是,當這個練習進行至最後,扮演孩子的角色,提及功課的困難,學員最常的處理方式,就是「陪伴孩子做功課」,而孩子往往都願意,以此作為練習的結束。
這是個好的結果。
但是我有自己的好奇,以及顧慮。
陪伴孩子是好的,也是重要的。但「陪伴孩子做功課」,這個意涵有著「我陪你一起解決問題」,所換來的是「我教你如何解決問題?」
這只是選項之一,但不該是選項的唯一。因為教師、父母不可能,擁有那麼多的時間,陪那麼多的孩子,或者每天陪著每一樣功課。
我的一位好友,在工作坊休息問我,那還有什麼解決方法?然而這個提問的背後,意味著「只有一種解決方法。」
我們的框架中,所展現的慣性,引導我們的思維,只有一種解決方法,會缺少對方法的創造力,那正如同孩子,只有會寫與不會寫,要不然還能怎麼樣?這樣的一種思維。
我著力於瞭解孩子的困難是什麼?從何時開始不寫功課?發生了什麼事?發生了那件事?他怎麼想的,以不寫功課來面對?當他不會的時候,他是如何應對?如何看待自己?他是否喜歡這樣的方式?有新的方式他願意嘗試嗎?若是不願意嘗試,是什麼不讓他願意嘗試呢?那些原因成了阻礙?他想要新的應對方法嗎?孩子如何面對困難?
因此我現場進行示範,不以陪孩子算數學(假設數學不會算?),這樣的陪伴進行,而是陪伴孩子面對困難。前提仍舊是工作坊所著力的「探索」、「核對」,以「人」為基礎的關懷,而不是想要解決問題。
我著眼的點是,如何讓孩子擁有掌控感,對自己的命運,那麼就必須給他們掌握命運的力量,而不是介入處理,我要激發孩子的力量,理解孩子的內在處境,陪他們面對所謂的「命運」,將控制權交還給他們。
現場的學員們,對於我的示範應對,大概是很多的驚訝與好奇,但是不容易實現。這讓我思索,該如何將工作坊的實踐,從基礎脈絡的發展?進入更多細節脈絡,當然這些細節也跟學員生命經驗,如何被經驗、體認與轉化,打開過去的框架,才能進入更細緻的步驟。
但是這些細緻的部分,我還不懂如何發展教學框架?讓所有學員更細緻的進入,更細膩的學習,可能有待未來有學員協助,給予我更多的回饋,進入一個更細膩的,更進階的工作坊框架之中,才能購得已呈現。
這些細膩的觀察與體驗,甚值得我記錄與自我砥礪。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