終日埋首兩本截稿的書,其中一本已經完成寄出,我暫訂的名字是「對話的力量」,但是名字還未確定。另一本相關連的書,要一起出版的關於閱讀,我起了名字「閱讀深動力」,但是名字也只是我靈光一閃,還沒有決定下來。
 

這兩本書多虧甘耀明協助,讓我書寫的負擔少了很多,也更多元的看待我的想法,以及他的敘述表現。在加速的年代,我認為創作也趨向多元,未來我要和他進行更多計畫。
 

閱讀的書進行最後階段,只剩下不到2千字了。我收尾的最後幾篇,是最困難的談閱讀體驗性,雖然閱讀體驗我進行示範,在書裡也收錄了我如何進行示範?但是「體驗性」的議題需要獨立出來,方能讓讀者明白,閱讀裡的體驗有多大的力量?
 

前幾天黃尹歆老師,貼了一篇跟閱讀有關的文章,學思達的蔡志豪老師呼喚我回應,因而看見黃國珍老師的回應,發現在閱讀領域,黃國珍老師的看法與我呼應,讓我很興奮。
 

今天整理了體驗性引導,進行三分之一了,只剩下三分之二就結束這一篇,只要交給甘耀明「審稿」、「順稿」就行了,那就完成了這本書,因此我先張貼這三分之一的文章分享,也許有些人有興趣,因為我寫文章,總是有太硬之嫌。
 

 

 

 

 

體驗性引導
 

 

在此做一個假設,也許讀者看過這三類孩子?
 

甲乙丙三人偷了東西,被校方掌握證據之後,決定給三人改過自新的機會,但要看他們是否真有悔意?若感覺他們有悔意,決定既往不咎。
 

甲走到教師面前,樣子吊兒啷噹,一副漫不在乎的神情,對著教師說:「我知道錯了!我以後不會再犯了!」
 

乙走到教師面前,很恭敬的鞠個躬,非常有禮貌的說:「老師,對不起,我做錯了,下次一定不會再犯了!請你們相信我。」
 

丙進來教室就哭了,哭得非常傷心,斷斷續續地說著:「老師對不起我太貪心了想要擁有那個東西對不起我知道錯了
 

上述三人分別站在你面前認錯,你會傾向相信哪一位?
 

樣子吊兒啷噹的甲,大概不會有人選擇。
 

樣貌恭敬有禮的乙,應該會有人相信他,但是比例可能不會百分之百。
 

哭得非常傷心的丙,可能會贏得比較多人的相信。
 

假設你選擇的是「丙」,請試著想想你的理由?多半的理由是:「他看起來比較真誠?說的話比較可信?」
 

我的判讀裡面,甲只是虛應一番;乙則是很禮貌,但是否會「言由不衷」?則讓人看不出來!丙則是讓人看見了「真誠」的悔意。
 

「言語由衷」?這句話如何解讀?又有何重要性呢?我以為「言語由衷」就是「及於內在」,非僅止於頭腦上的理解、答應,在心理學被視為「體驗性」,是人改變最重要的要素。
 

比如一個人常生氣,動不動摔東西!親人告訴他不要生氣,不要亂摔東西!他雖然承諾下次不會再摔東西了!但是脾氣總是動不動爆炸了。要如何讓生氣的人,「由衷」改掉摔東西的脾氣呢?
 

從薩提爾模式的脈絡探索,一個常生氣的人,往往是童年被生氣對待,可能有人對他摔東西;或者成長過程中,被寵著長大,無法接受失落的狀況,一旦他生氣了,周圍的人便急著討好,讓他以摔東西表達憤怒,控制周遭討好的人。
 

因此要改變一個人生氣摔東西,要此人體驗到「童年被生氣對待的自己」,或者體驗「真正失落的自己」,從這些痛苦的體驗中,體驗到自己成長的努力,懂得對自己擁有接納與愛,再落實到現實處境,此人的生氣就能解除或減少了。
 

因此薩提爾模式常強調,體驗性是人改變的重要部分。
 

體驗性與思考不同,是一種及於內在的感受,不僅止於頭腦上的思辨。因此對話的時候,我注重體驗性的對話,能讓人透過對話體驗,覺察與落實改變的契機,體驗性對話的關鍵,在於如何於感受上停頓,在感受上探索與體驗。
 

我在上一篇「文本」中,提及生活的事件、閱讀的進行,人的內在都浮現無數細微感受,那裡隱藏著生存與成長的路,也隱藏著詮釋的秘密。這些感受若不是被忽略,就是任感受在體內一閃而逝,不懂對感受進行探索,放棄打開寬闊思維的門,放棄通往成長的祕徑。因此談閱讀引導,我十分重視體驗性,可惜的是閱讀的體驗性,甚少被人提及如何落實?有時被誤解為感動、受傷,或者情緒化,而失去更豐盛的寶藏。
 

 

和善的撒馬利亞人
 

新約聖經的〈路加福音〉,有一段故事,敘述一位旅人遭人搶劫,又遭受惡人的攻擊,因此旅人受傷了,在耶路撒冷通往耶律哥的路途潦倒。沒有人願意幫助旅人,即使是受人敬仰的牧師,和利未人經過了(利未人是以色列人中,被神特別揀選出來服侍神的人,他們也是特別蒙福的人。),卻對受傷潦倒的旅人視而不見,不但沒有停下腳步來,反而還繞道而行。
 

只有一位經過者幫助旅人,竟是最受歧視的撒馬利亞人,走上去為旅人包紮傷口,帶旅人到旅店去修養。
 

這個故事廣為人知。
 

普林斯頓大學的心理學家決定從事一項實驗。
 

心理學家分別會晤一群神學院學生,要求學生針對聖經的特定主題,準備一段簡短的演講稿,接著到附近的大樓講道。心理學家進行的實驗,將這些神學院的學生,安排前往大樓講道途中,必定會遇見一位低著頭,眼睛緊閉的男子,倒在地上痛苦的呻吟,如同聖經中痛苦的旅人。教授實驗的目的,是看看他們是否會伸出援手?
 

心理學家在實驗中,加入了三個不同的條件,觀察實驗的結果是否不同?
 

第一項條件是是實驗之前,教授要神學院學生填寫問卷,說明他們為什麼學習神學?宗教的意義是個人,還是具有更高超的情懷?
 

教授在問卷之後,給予學生不同的問題,以及稍後的講題。有些學生被分配到講解「和善的撒馬利亞人」這節經文。
 

在學生出發講道之前,教授給每位學生不同指令:
 

「你已經遲到了,演講幾分鐘前就應該開始了,趕快去吧!」
 

「演講再幾分鐘後才開始,你現在可以慢慢走過去了。」
 

這些神學院的學生,是否會成為現代「和善的撒馬利亞人」?
 

這些學生剛針對聖經特定主題,進行了「閱讀與理解」,安排了一段講稿「闡述」,甚至有些神學院學生,事先閱讀了「和善的撒馬利亞人」。
 

你的答案會是什麼呢?一般人認為將來要服務世人的神學院學生,應該都會停下來幫助痛苦的人。而那些剛閱讀「和善的撒馬利亞人」,更應該發揮「人溺己溺」的精神吧!
 

心理學家的實驗,公布的結果令人詫異:神學院的學生,與一般人並無不同,並未對痛苦人加以關心;而剛剛閱讀「和善的撒馬利亞人」的學生呢?也可能一樣漠不關心,心理學家指出:「甚至還有一位準備講解經文的學生,竟然跨過那位不幸的人。」
 

什麼是決定學生停下來的關鍵呢?
 

「你已經遲到了,演講幾分鐘前就應該開始了,趕快去吧!」被如此告知的學生,停下來協助痛苦的人比例約為10%
 

「演講再幾分鐘後才開始,你現在可以慢慢走過去了。」被如此告知的學生,停下來協助痛苦的人比例約為63%。
 

這份實驗的結論,指向周遭的環境,比信仰及思想更能影響人。當人面臨「你已經遲到了」,讓人對苦難視而不見。
 

在這份研究之中,我想提出來的是「體驗性」。那些面臨「已經遲到了」的人,體驗到了遲到的急迫,因此對周遭視而不見。這些人沈浸在「遲到」的體驗中,對世界的關注不見了。
 

我做一個假設,假設在這些學生實驗之前,閱讀「和善的撒馬利亞人」,並且進行體驗性的討論,我設想實驗結果將大不相同。可惜的是我並未看見「體驗性」與閱讀之間,有人進行討論與研究?
 

閱讀之中的體驗性討論,該如何進行呢?
 

以下我舉幾個例子,如何讓閱讀擁有體驗性,如何進行「討論」?以及如何進行「提問」,俾使體驗性進入,讓閱讀更深入人心。

 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im80081888 的頭像
    im80081888

    開放教育空間

    im8008188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