很長的一段時間,我陪孩子們談話。與孩子經歷成長,經歷身心的傷痛,經歷不被理解,經歷挫折與失落,還有他們的無能為力。
在寫作班裡談話,通常我剛講完故事,就聆聽另一個故事,寫作班說的故事,有歡樂、震驚、錯愕、哀傷、惆悵…,說故事為的是,豐富孩子心靈,我與孩子創造故事,為的是讓孩子參與,他們有能力開創,意料不到的情節。
我聆聽陪伴的孩子,我的生命與之聯繫。
他們神情的變化,都讓我細膩有感知,我常被故事包裹著,但不被故事牽著走,彷彿置身黃昏餘暉,但我注意星光顯現,看餘暉、晚霞與星光的閃爍。
在他們的故事中,與我的故事有一道線,我在聆聽中、沉默中、提問中連結,彷彿我經歷晚霞褪去,但不會被黑暗吞噬,靜看星星緩緩明亮。
參與孩子的故事,跟孩子有特別聯繫。參與一個家庭故事,也與家庭有特別連結。
因此我見到T與J,心裡感到特別親近。
我聆聽孩子拒學,家裡互動狀況。
我感覺J的失落,以及深深自責。
常常,為了拔除自責,我會聆聽成長經歷。
J雖然是個媽媽,神情像小女孩,容貌是青春孩子,有著刻苦自勵童年,在家照顧兩個孩子,已經是大學的副教授。
我記得與J的對話,分享會的當天,我問J:「妳還記得嗎?妳說孩子常說,感覺不到妳的愛….」
J很坦誠的說:「我就有點生氣,我覺得我把心都給了你,我們在座的各位媽媽,可能都有這種感受。從生了孩子那一刻,妳已經不是妳了,從孩子出生那一刻,就再沒有睡過完整的覺,再也沒有出去happy,放棄了所有一切社交,全身心就在他身上,滿眼滿心的都是他,可是他說他感受不到我愛的那一刻,我是很崩潰的…」
很多父母有同感,那麼「純粹的愛」,沒有任何的雜質,不應該建立起一個世界?一個特別的領域?但孩子卻說「感覺不到」,任憑哪一個父母,都會感覺特別難受。
在愛的世界裡,到底哪裡出錯了?
這是J當年告訴我,她與孩子之間,瑣碎的事件也是故事,甚至,比道得清晰的故事,更讓人糾結痛楚。
當孩子拒學之後,學校邀請我談話。
我在T與J的家庭,偶爾陳述理念,偶爾關心家庭,偶爾分享技巧,偶爾做一些探索,探索家庭互動結構,但我並未投身其中,去做深入的晤談,我只是單純陪伴。
我忘記當年的問話,怎麼詢問J的成長?
J與媽媽較靠近,對爸爸稍微疏離,J很愛自己母親,但是在孩子出生前,母親卻撒手人寰,這對J產生重大衝擊。
J跟我提起這一段,突然說了一句話:「我從那天開始決定,不要再愛人了…」
我依稀記得問J,接受母親離開了嗎?
J當時說不接受。
但是,母親已經離開了。潛意識裡不接受,對生命會有什麼影響呢?這些影響有時重大,有時非常的隱微,但是一般人難覺察。
當不能接受母親離開,意味著不接受失落。
身心要接受失落,得讓身心去承認,接觸失落的狀態,彷彿投身經驗昏暗,經驗一種失重感覺,讓自己轉身過來,去看那股朦朧景象,生命才會逐漸清晰,才會漸漸有力量。
但是J決定「不要再愛人了…」,對我而言,那是用一種傷痛感,用「不愛的感覺」,用不「經驗美好與愛」,去紀念與效忠逝去的人。
J對母親有生氣、悲哀、可憐,對我而言,那並不是全然的愛。全然的愛包括失落,是全身心的一種體驗,那是經歷當下的歷程。
若與J再深一點晤談,要幫助J釐清複雜情感,讓她接受失落感覺,對母親的逝去哀悼,與母親真正告別…
我請J上成長課程,當時,我未開工作坊,她奔赴遠地上課,漸漸有了一些啟發。
J後來分享自己:「就在那一刻,其實我還意識不到,但是我的生命狀態,就是那樣子的,我意識不到,我不愛人了,我不知道為什麼?先生經常帶我旅遊,我以前看到大海,我會有感覺,可是後來呢,我再看到大海,我沒有感覺了。當時我還在想,可能是我看多了,直到後來不斷學習,其實是我在那一刻,選擇性的….我一直不知道,我的生命狀態是那個樣子。我對媽媽傾盡全力,想要去照顧她,想要榮耀她,我媽在孩子出生那一年,突然走了,那個哀傷太大,她瞬間走的時候,我來不及哀傷….」
J後來分享自己變化,當她意識這失落,並且開始學習之後,她說:「之後我就感覺,看孩子什麼都好,以前就看他哪裡都不對,常覺得老天爺懲罰我。我覺得這個孩子,他就是來喚醒我的,要不然我這後半生,可能就整天處在一種,類似吃什麼無所謂,看什麼無所謂,去哪裡無所謂的狀態,可是我自己卻不知道,我處在這種無所謂的狀態裡面。」
J說到自己孩子,似乎透過這種方式,讓自己重新活過來。
我聆聽J的這一段,特別有感觸。
愛不是一種責任,愛是一種體驗,一種全身心的感受,是一開始就在了,在每個人的心靈,只是有些時候,愛的開關被關了,那個自己做的決定,也許,自己也未必知曉。
只要走出某個侷限,會發現這世界,即使很簡單,其實很燦爛…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