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20221102_142141.jpg

 

在工作坊看學員示範,有些東西看得出來,但是難以教出來。

比如「接納」來訪者。

「接納」是一種態度, 是生命中的體驗,教出來的是「觀點」。

接納就是如其所是,而非一己意圖改變,但落在對話之中,這就不容易教學。

既然如其所是接納了,那為何還要談話呢?

因為,生命於內在卡住了,很多來談話的人,也不能接納自己,能量被自己卡住了,產生行為應對的困境。

所以對話的方向,如其所是的接納,生命就會有出口,也就是渴望會連結,生命會朝向光的所在。

 

對話起自完整的接納,終於對方自我的連結。

對生命擁有接納態度,發展於對話有脈絡,亦即如何讓對方連結,連結到對自己的接納,連結對自己的愛,連結完整的自己。

 

脈絡並非對話套路,脈絡是系統之意,是生命連結的系統。

落在日常的對話,比如孩子沉迷網路,放棄生命中更多可能,父母想要跟孩子談談。

父母先要覺察自己,是否接納孩子的生命?是否接納自己是父母,而孩子沉迷網路。如果父母接納自己,父母就少了很多愧疚,少了很多的自責,談話就不會因此動怒,不會因為自責愧疚的糾纏,而衍生出責罵或說理應對,而能真正探索孩子。

 

若能真正探索孩子,孩子就不需要防衛,不將力氣用在對抗,而能真誠面對自己,也許孩子也為沉迷網路所苦,因為孩子可能無法自拔。
 

若是父母想要探索孩子,意思就是瞭解孩子,沉迷網路的歷程,沉迷網路的成因,以及沉迷網路的心靈。

但是,父母跟孩子談這件事,需牽涉孩子與父母關係,孩子會有「慣性防衛」,因此父母要先從「親子關係」著手。

若是師長要談此議題,師長要先從「大人與孩子」關係入手,這些關係就是孩子固化印象:大人都是來說教、大人不會接納我、大人又來了…..

 

從這層關係入手了,就能探索孩子與電腦關係,可能會發現孩子與課業關係,孩子與同儕的關係,孩子身處家庭位置….,漸漸就能發現核心,孩子與自己的關係。

在對話中的探索,這些系統性的應對,稱之為對話的脈絡。

脈絡的主軸是生命,若未達生命深處連結,孩子的談話常是求生存應對,聽不到孩子真正聲音,那些語言常在觀點上,常在應對上拔河,對話容易不斷繞圈子。

 

然而「接納」如何練習?

練習從自己感受連結,是最坦誠如實的檢測,而不是從頭腦出發,頭腦看得見觀點,看得見期待的目標,但可能會遮蔽體驗性。

接納也可從自己探索,透過自己家庭圖像重塑,打開接納的大門,看見自己其實不接納,但是學習的過程中,學習的「概念」誤以為已經接納。

 

對話亦可練習接納。

比如沉迷網路的例子,若父母在脈絡上,理解從關係入手了,那麼,會誠實面對自己,看見自己與孩子應對,形成哪些糾結的痛,父母會先理解這些痛處,漸漸接納孩子這些痛。

若是師長與孩子對話,就會真實想瞭解,孩子對世界求生存,有其一套運行法則,師長會懂得看見生命,進而接納就會進入。

所以脈絡並非套路。

對話該怎麼說?該怎麼切入,固然很重要,但是,都在脈絡之中運作,那是尊重生命的系統。

 

但脈絡中的對話,常會有靈光閃現,那是生命的光芒,通常不是對話技巧,對話技巧是一個輔助,也是經驗的累積。

我在小組對話練習,夥伴們常問技巧,雖然也非常重要,但是,當我成為觀察者時,常問對話者的內在,這也是觀察者脈絡。

 

有夥伴看見我寫接納,來信問接納落實於對話,還有接納何以致之?對話脈絡與對話技巧,兩者有何差異?我多做一些文字說明。

我剛結束一段旅程,在旅途中看《吾業遊民》。

 

此書作者是理查.布洛克斯,他從小的生命經驗,在青少年時期沾染毒癮,成為無家可歸的遊民,最後成為流浪者的故事。

他提到遊民的歷程,最讓他感到溫暖,最讓他感到能量的對待,不是給他食物吃,不是給他金錢,也不是給他住處,而是,對方完全接納的眼神,完全接納的態度,足以讓他在生命中感到能量。

只是,「接納」並不好談。

 

若能如其所是的接納,即使是遊民的身份,也都能感到生命能量。

若是如其所是的接納,一蓬芒草也有生命力,不用長成樹的樣子,也同樣存於天地之間,亦讓人動容感到尊敬。
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im8008188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