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讀托勒《在定靜中成為自己》,為繁體字版寫了一序。
 

我受託勒影響甚巨,尤其是「覺知思想和情緒」。
 

托勒書中提及:「在發生的當下,不是一種『作為』,而是一種帶著警覺的『看』」。
 

我在序裡分享經驗:我反覆有意識在覺知中,一開始是個混亂過程,讓我手忙腳亂卡住,小我不斷跳出來「作祟」,但只要有意識的覺知,內在目的就是覺醒,就能越來越有意識的觀照,身心開始發生轉變,漸漸體驗深刻的能量之流。
 

這篇序完成之後,我傳給幾位朋友,預先分享一些心得。夥伴對佛學有研究,提問托勒、薩提爾與佛學關係,但我完全不懂佛法,無法提供任何脈絡。但是給我很多思考啟發。
 

夥伴問:「佛法講『觀』,就是要建立正確的知見,因為痛苦就是無明產生……」夥伴問薩提爾或者托勒,是否詮釋這部分內容?
 

這個議題實在有趣,但我被提問裡的「正確知見」吸引了。
 

冰山裡的觀點,似乎未提及「正確」與否?薩提爾模式常問:適不適合?
 

在觀點的層次,談的是概念、規條與信念,這些觀點有些不適用,但是仍被牢牢帶著,但是並不一定覺知,覺知也是透過體驗。
 

如何產生體驗性?與觀點之間的關係,通常是觀看處不同。比如托勒以觀察者,「帶著警覺的『看』」。就能不認同思考。
 

夥伴繼續提問:「正確的正見很重要...以觀察者的角色出現,但不是涉入其中,去認同某個觀點,那麼,執著則容易被破除。這應該就是一個正確的觀點對吧?」
 

我以為夥伴的提問,非常有意思:「以觀察者角色出現,不涉入其中,是一個正確的觀點』」。
 

不是這樣看,我僅將其視為一個觀點,但不是正確的觀點
 

若視這樣的觀點「正確」,原本的全貌立刻退位,窄化成度與視野,正如尋求解脫一途,卻執著於解脫、執著於涅盤,我也將之視為「執著」。
 

解釋冰山中的渴望,我也常需如此解釋。愛、接納、自由、價值與意義是一種體驗,正如佛法離苦得樂,應該也是一種體驗。
 

然而體驗性落入語言,就成了一種觀點。期待連結渴望,本身是一種期待,與渴望並不一樣。
 

期待本身無問題,但是期待成了執著,就成了痛苦由來。執著並不一定覺察,因為認同了執著。有人為避免痛苦,在觀點上認同不執著,便以為自己不執著,但仍然身陥執著,卻並未有覺察。
 

與夥伴談論概念,雖然像文字遊戲,但也是頗有意思,特為此做一記錄。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im8008188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