好幾位陌生夥伴詢問,還有線上夥伴呈現,都是關於生命力問題。

生命力是冰山底層,渴望與自我層次。生命力若空虛,基礎就不穩固。

生命力的來源,來自生命的存有。既然是存有狀態,生命力為何匱乏?

因為未體驗存有自身,這是生命歷程的原因。

為何沒有體驗存有呢?因為從小體驗的是生存。生存與存有是兩件事。

今日的線上課程,我帶到了教育議題,過去的教養模式,偏向控制的形式。

被控制的生命,並不會有力量。沒有力量的感覺,也許不被意識,也許帶著長大,帶著一輩子的時光。

當孩子在打罵教育環境,生命力就耗弱。即使孩子讀書高分,但是生命力弱化了,就無助於生命本身。設想孩子能感受的愛,若是來自是否好成績?孩子的冰山內核是什麼?

我在今天課程中,提到一位童年朋友。有一位鄰居的同學,我們玩在一起時,感到非常歡樂的時刻,他突然驚恐起來,我至今仍記得那畫面。

他表示自己要回家。大家央求他留下來,他竟然啜泣了,因為他會被父母責罰,他考試若非第一名,就會被罰跪「反省」。

我看著他離去的背影,至今長大都難忘懷。

這位童年朋友長大了,成年以後看到他,他算很有成就,收入也非常豐厚,工作也很有價值。但大家聚會時,他卻說有焦慮症,常想結束自己生命,當時的我很震撼,怎麼會有這種想法呢?不是一切都很美好嗎?

腦神經科學越來越多發展,讓人得知生命的狀態,是怎麼樣發展而來?

朋友變得有成就,但找不出生命意義,生活常感到無力,也許有的父母仍願意,願意孩子長成這樣,我認為核心來自不相信,不相信被主流價值看見,生命會是這樣狀態。

但是更多的孩子,如今沉迷網路之中,對任何事提不起勁。

孩子沒有學習動力,要如何改善呢?這是夥伴的來信。

我常在這類議題中,邀請家長看家庭應對,先去看生命力議題,亦即平常是怎麼被應對的?

孩子考試失敗了,孩子是否被共情?共情的方式,親子多一點兒互動:「怎麼考不好了?」、「發生什麼事了?」、「考不好老師說什麼?」…

或者跟情緒多連結:「考不好很難過吧?」、「我知道你很難過。」、「你會生氣嗎?」…


當孩子能夠感受被理解,就是生命本身有活力,孩子的失落感才能放下,不被事件所困擾,再來討論該怎麼辦?更積極一點兒的對話:「這一次學到了什麼?」、「你會怎麼面對呢?」…

給孩子生命的擁抱。給孩子更多愛與關注。孩子不會在失落中,感到自己沒有價值。孩子學習的時候,比較能樂於其中,而不是苦於學習。

這些都是老議題了。

今日我提到楊定一博士,受到陳文茜專訪,提到為何華人少諾貝爾獎?乃因治學為苦,是一種責任,非一種生命狀態。

為學如逆水行舟,這不是一種愉悅,不是愉悅即難投入,難與生命本身充分連結。

今日跟夥伴討論,赫見老朋友在列,她是優秀的老師,提問怎麼辦呢?有些孩子成績好,平常表現亦很好,卻覺得自己不夠好,生命力就貧弱了。

當老朋友提問時,我看見不少人回應。教育現場常見這狀況。

我一面談老師該如何應對?一面心裡想著,應該將更多對話、情緒教育的概念更多分享,這是生命教育的核心。

線上課結束後的一點雜感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im8008188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