昨天受中港高中之邀,到社群進行演講,因為數學咖啡館的彭甫堅老師,我答應了這一場講座,甫堅經營「數學咖啡館」,是個熱血的數學老師。在這場半講座、半分享、半對話的場合,有很美麗的火花,教師自願與我對話,紛紛敞開自己的內在,使得講座、分享連結了對話的契機,三個小時即非常飽滿,我也很享受這樣的分享。
這樣的分享需要一些因素。
中港高中教師很熱情,力邀我去開辦工作坊。一般我的設定裡,講座是觀念的打開,是脈絡的展現,而三天工作坊較能深入體驗與改變,這也是參與工作坊的朋友所回饋。
每日的行程幾乎排滿之故,也就少答應邀約,我通常建議邀約講座單位,能邀請學思達教師郭進成、馬琇芬、謝佩珊……等講師,他們關於師生對話的講座,已經做得比我精彩,能迅速讓人理解講座的觀念與脈絡,讓聆聽的教師與家長「秒懂」,我看過他們分享的簡報,聽過他們介紹的流程,實在太佩服這些講座。這是一份不易的能力,這群熱血伙伴不斷進修,不斷共備精進內容,修正框架與表述方式,我也從中有很多學習。
若更多單位邀約這些優秀講師,教養與師生對話概念才能更被推廣。
熱情的人能感染他人,張輝誠老師為首的學思達教師群,以及彭甫堅老師都具有感染他人的能力。前一陣子我也答應一個邀約,是關於作文的講座,我近幾年少講作文,大部分投入薩提爾、對話與教養議題,寫作與閱讀的演講,成為我偶一為之的點綴,大部分都推掉了。但前一陣子收到吳淡如訊息,她亦是個熱情之人,熱心幫忙不少後輩,我剛剛寫《作文就是寫故事》,以及《麥田裡的老師》二書時,淡如大力的幫我宣傳,就像宣傳自己的書,數次邀約我上她的節目,我一直記憶她的熱心推廣,因此上個月她為中廣邀約我,進行一場作文工作坊,我便理所當然答應了。
我再8月25、26日將與千樹成林的張詩亞老師,共同進行作文工作坊,地點是在台北市。我曾在2010年薩提爾年會時,到香港分享三個小時講座,即分享薩提爾模式如何落實於閱讀、寫作與生活之中,因此這一次工作坊我想將平時帶領各階層孩子、青少年與成人的寫作課程,帶至工作坊裡呈現。
工作坊的訊息與報名網址:
http://www.bcccourse.com/CoursePage.aspx?cid=20180308016
我為工作坊預定了課程大綱與進行方式,也許有些朋友感興趣:
1、透過概念分享與分析,思索現階段寫作、作文教育的觀察,帶出個人與教學上的應對策略。
2、課程中將會有三階段引導,帶出三次短暫書寫體驗,分別為:解放書寫、記敘文引導書寫、主題式書寫。
3、示範引導課程,將帶領個人寫作者進入書寫之美,體驗如何創作,以及安排文字的進行式。此過程亦即示範帶領寫作教學,運用於學生身上?
4、課程討論與分享。
學員與教師之間戶相交流,帶出書寫的覺察與討論。
課程進行流程
作文教育與個人書寫的觀察
ㄧ、直擊書寫與作文教育現況
在自己寫作、以及作文教學上,會遇到的困境與侷限,應該如何思索與應對?
二、關於寫作與寫作教學,我們的不安
1、如何才能流利運用文字表達?
2、如何才能擁有文字的創造力?
3、關於文字創造力,人們可能有的迷思與侷限?
4、新時代與舊時代的作文教育差異,我們的思維與行動。
三、從一頭黑羊的創意,到繪畫得獎的故事。
1、創意引導寫作課堂引導
2、創意寫作初體驗。
3、分享創意寫作文字與感想。
故事性引發的影響力
從故事與討論出發
1、由故事的主軸引發學員的共鳴
2、從聽故事的人到說故事的人
3、透過「雞王」的故事,看記敘文之美與引導。
4、現場寫一篇記敘文。
5、交流與心得討論。
主題式寫作引導
1、夢的主題示範。
2、融入情景的文本示範與調度,看文字如何豐滿的展現。
3、主題式引導現場書寫。
4、現場回饋主題書寫與分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