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「生命中的最後時光」是這一週的作文主題,孩子對這樣的主題,能有什麼樣的體會呢?他們的青春剛剛萌芽,12歲的年紀是生命開始的時光。
 

我剛完稿的「閱讀深動力」,用了兩個篇幅談「體驗性」。並寫了五篇閱讀帶領,閱讀的對話如何進入體驗?
 

問孩子有無經歷親人、寵物或者其他生命死亡?昨天的班上僅有三人,兩人時值年歲一兩歲,對親人亡故感受不深。另一人爺爺過世七個月,稍稍提問進入細節,孩子眼眶紅了,感受到親人離去的失落。
 

我們進入了對「死亡」的討論,大多數孩子都想過死亡,對死亡都感到恐懼,但是從來沒有人能談論死亡,也許大家都恐懼談,或者不知道該如何談論?
 

我分享自己的經驗,5年級開始意識死亡,死亡的陰影如幽靈,一直騷擾我的心靈,我感到非常大的恐懼,但是沒有人跟我談論。當有孩子附和我時,看見班上也有好多孩子,跟我一樣的狀況呀!


 

死亡是最大的失落吧!對一般人而言。
 

我從人生若剩下一年提問,他們會做什麼呢?
 

旅行、打球、打電動,不去學校,或者去學校。孩子們在停頓中,揣摩自己一年的時光。大家的分享很有趣,多半集中在某幾個選項。
 

我將生命最後的時光縮減,若是三個月呢?他們會做什麼呢?
 

打電動的有了改變,不想埋首電動之中,想要和好友相聚,邊相聚邊打電動。旅行的也有改變,添加了家人與其他選擇。去學校的孩子,不再想要上課了,是把握下課十分鐘。
 

我分享了《星期二的最後十四堂課》,讓他們體驗主角從三個月生命,走到最後一步的狀態,並以提問進入主角的忠告:「每個人都會死,但很多人不相信自己會死。」12歲的孩子們,會如何理解這句話?未料有些孩子們回答很深入,就是主角想傳達的意思。
 

孩子聆聽墨瑞面對死亡接近,他的恐懼與脆弱,對人世的眷戀不捨,不少孩子動容了,這是體驗了主角的生命,也觸動了自己內在的生命。
 

我另舉一位好友的例子,談論他生命中最後三個月,會是如何面對?會是怎麼生活呢?和孩子們剛剛的答案對比。
 

這堂課某個角度很殘忍,我將設問拉近了時間,若是只剩下12個小時呢?
 

第一位女孩體驗了12個小時,很深沈的說自己會在家裡,和家人一起看照片,去經驗過往的那些回憶。我問女孩平常會做這些嗎?女孩搖搖頭說不會,女孩因此眼眶紅了,漸漸地落下眼淚,我沒有繼續追問下去,讓她的體驗留在這裡,謝謝她如此珍惜家人的愛。
 

大多數孩子有了體驗,說自己最後時光,會跟家人告別,會跟家人說「我愛你」。我好奇他們平常有說嗎?值得讓人安慰的是,他們大多數人都有說。
 

有一位打電動的孩子,這時候不打電動了,要跟家人相處在一起,我好奇他從三個月至12個小時的選擇?會有那麼大的改變?
 

大多孩子們進入了深刻的體驗裡。
 

我跟他們分享一部911的紀錄片,身陷雙子星大樓飛機上的乘客,僅剩幾十分鐘,他們會做什麼呢?若是你們會做什麼呢?
 

孩子幾乎無例外,打電話跟家人告別,謝謝家人也說愛家人。
 

911紀錄片中飛機遇難家屬的訪談,即使是我以口述呈現,孩子都是深深動容。
 

我最後又分享了托爾斯泰,旅人在草原被獅子追趕,活在當下的小故事為結束。並且稍稍談及,關於死亡有個秘密,讓人一點都不害怕的秘密,或者你的害怕會減少甚多的秘密,而我要到30幾歲才知道,但是現在無法分享,因為他們還無法真確瞭解。
 

孩子們進入書寫了。
 

我與兩位觀課老師對話,談論著體驗性為何?如何在體驗性上對話?體驗性的感受被開啟,有何危險性?又該如何進入生命存有的體驗?讓「渴望」層次進入,打開更深一層的體驗。
 

我的「閱讀深動力」,著墨在體驗性上的對話。我以為這是個好的閱讀論文題目,只是我沒看見有人進行,也許體驗性本身不易談,閱讀體驗性更是不易吧!
 

孩子將作文教出來,大部分都寫得很可愛,很令我有觸動。那位流淚的小女孩,我和她在渴望處連結,我們簡單的對話,讓她有更多的安心,因為我很喜歡這個孩子的轉變,她已經來上課兩年了。只是她寫的生命最後時光,不是以「我」做為主角,而是寫「阿建」生命的最後時光,她說寫自己不吉利,我問她那怎麼要寫「阿建」呢?這樣對我不會不吉利嗎?
 

小女孩笑著說,「因為你不在乎呀!也不相信呀!」
 

小女孩很瞭解我。
 

她笑著步出教室,還回過頭來跟我揮揮手道別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im8008188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