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
 

MAY來見我,問我要如何才能專注讀書?
 

MAY是寫作班的孩子,作文寫得相當出色,離開寫作班近三年,偶爾來訊息問問題,或者經過寫作班來打招呼。
 

我對MAY的印象深刻,她個性有倔強的一面,是堅強有韌性的部分,但內在也極其柔軟。小學六年級上課,她總是毫不留情的對我轟炸,逮住我對話中的縫隙,像是叛逆的女兒故意與父親唱反調,但我深知她內在對我感到安全,才會有如此應對。她的應對姿態我頗熟悉,也懂得如何和她對話,上起課來也就平添不少精彩火花,我很喜歡她思維的活潑,也看見她困頓侷限的姿態,可能在與其他人應對時缺少空間,或者不被他人理解。
 

MAY畢業之後,為了祖輩過世,傷心難過而來電,她不知如何安頓自己與他人,更親自來寫作班談話,我看見她內在柔軟的一面,也為她能主動詢問自己情緒,而感到深深的欣喜,因為我很喜歡這個孩子。MAY好學又聰慧,在情緒上與她對話兩次,她便有了安頓的能力,我總希望能有更多機會,能與我的孩子們談情緒應對。
 

這一次她來見我,為了專注讀書的事。
 

MAY班排第一名,但校排並非前十名,這樣的成績預估下來,考上第一志願也屬囊中物,但是她壓力頗大。
 

壓力怎麼來的呢?原因之一是老師的期待,老師期望她能考得更好,帶動同學讀書的氣氛。
 

老師大概是想激勵她,但她背負了很高的期待。
 

也不止是老師,她也背負著父母的期待!
 

這些壓力使得她如何應對呢?她開始讀很多課外書,並且內在抗拒著不想讀課本,這是很多人共有的經驗吧!考試壓力來臨前,拼命閱讀著故事書。但是一旦考試成績不達預期,她便陷入深深的自責,自責為何不能聽父母的話?好好認真讀書呢?
 

可是班排始終第一名哪?我好奇地問她。
 

但是校排不是前十呀!她理所當然如此回答。
 

當她看故事書時,媽媽會叨念她,要她趕緊去讀書了。
 

那時候她的感覺遭透了,對母親反唇爭辯:為何不能放鬆一下?
 

但是一旦考完試,她內在批評的那把刀子,卻和母親站在一起了,指責自己沒有好好讀書。
 

這是很多人共有的經驗吧!當我指出這樣的情況,她的頭腦「理所當然」站在批評的一方,這也是很多人共有的矛盾。我常讓父母看到孩子的這一面,讓父母覺知,這樣指責孩子,只是讓孩子自責而已,但其實是於事無補呀!MAY的內在就會更抗拒讀書了。
 

我要MAY接納自己,要MAY允許自己,要MAY懂得愛自己,MAY顯然是不太瞭解的。但是我要讓MAY看見,她頭腦的運作怎麼了?她不矛盾嗎?她的空間被堵死啦!她哪裡容得下自己?哪裡懂得接納、允許與愛自己呢?偏偏她是哪麼的渴望呀!她的眼淚不斷地透露著渴望,但她的頭腦固執地站在指責的一方。
 

我和MAY談話的時間有限,只好來個角色扮演,當MAY正讀課外書時,我扮演一個慈愛的媽媽,扮演了幾個來回之後,MAY說自己會很願意放下故事書,去好好讀書了。
 

我和MAY討論這中間發生了什麼?並且邀請她懂得給自己愛。
 

我問她去讀書時,心裡什麼感覺呢?煩躁與生氣。身體的感覺呢?她先說沒感覺,我再邀請她覺察,她感覺到肩膀的緊縮,很緊且有壓力的感覺。
 

我邀請她和肩膀的緊縮在一起,並且給予溫暖的愛,她表示自己感到感動。接著我邀請她與煩躁、憤怒同在,因為時間不多了,只能給與她小小的連結,並且教她如何讀書來擺脫分神與煩躁的狀態。
 

她今天傳訊息給我,「已經開始主動讀書,覺得進步了。」
 

她是個聰明且認真的孩子,我關注的是她如何和自己相處?而不是讀書與否的問題。但我在這些工作中明白,只要懂得與自己相處,不要站在指責的一方,通常孩子的讀書效率就會進步了。
 

我期望她能更關愛自己,我想讓她明白接納與愛,有多重要,然而接納與愛,並非為了達成「期待」,而是為了「人」本身….
 

但是關於接納與愛,無論是跟孩子表達,或者跟父母說明,我似乎都得花上好大的功夫,才能讓他們明白呢!這也是我工作著力最深之處…
 

我的目標不是她能認真讀書,而是她懂得接納與愛。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im8008188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