學思達亞洲年會薩提爾分享心得,也許對想深入學習的現場夥伴,會帶來比較明確的學習。
 

這是一篇很長的文章,來自我在學思達兩天的分享,我想分兩篇文章談這個過程,很感謝學思達的夥伴們,這兩天參與的朋友們,尤其是進成、輝誠、敏慈,他們熱情的協助與包容。
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..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 

步出公館捷運站,空氣轉潮且轉涼了,微弱的細雨落下來,我鼻腔盡是細膩的記憶,嗅覺敏感的捕捉殘存的細節,仍記得去年來此地的寒意。去年的寒流在記憶裡,卻是熟悉卻溫潤的。
 

去年學思達亞洲年會,耀明陪我同來會場,並且幫我播放簡報,為了當時合作書寫的《對話的力量》與《閱讀深動力》,當時我分享作文教學。去年我們拉高了衣領,為了抵禦陣陣寒風,即使如此仍在一株白流蘇駐足,談論一株樹的樣貌、季節以及其他,人們川流在我們身旁。如今我獨自步入台大,在寫意的冬季細雨裡,寒天的氣息又來了,人群變得較稀疏,我未和那株白流蘇招呼。
 

我意識到從小如此,將一段時光、一段旅程,走得如一段冥想,體驗當下深一點,也許童年就領略了失去…
 

學思達年會多了一項薩提爾分享,這是輝誠的美意。我來參與年會分享,看見各地老朋友聚集,都是輝誠牽線得識,很有一種特別的溫暖,這是輝誠的美意贈與。
 

為了這兩場分享,我和輝誠訊息討論,內涵與形式該如何進行?輝誠給我很大的空間,答應我將「ACE」資訊放入,答應我也放入「好奇」的段子,答應我邀請進成分享一段。我期待將來不是我分享,而是由學思達教師分享,我很樂於在台下觀看,並且持續給予支持,對我而言參與是重要的事。
 

進成分享象限與情緒,那是將對話、情緒課程化的一步,我也需要好好學習,並且也從中獲益良多。進成當初慨然允諾分享,更慨然允諾當一個對話示範者,這是一個極大的冒險。因為對話示範在台前,兩場觀眾約七百人?且談話會有大量情緒,進成願意以身試「法」,這是一份對我而言,極其美麗的禮物,當初不知是誰的提議?不知道是敏慈或是輝誠?竟有這麼大膽浪漫的構想?而進成更大膽浪漫地願意…
 

我已經很久未公開示範對話,尤其稍長一點的對話。即使在工作坊中,我展示的對話也短,那是來自教學的考量,如今在大團體裡示範,更是不容易的場域。
 

起因於這是個難得的社群,這麼熱心投入教學,也投入自身的成長。而示範對話的進成,更是個難得的夥伴,他感性、剛強、柔軟、慈悲、浪漫、執著、率真、善良….,事實上我與他的緣分,是六年前他一連串眼淚開始的,我在新書《薩提爾對話練習》提及,五六年前我在課堂示範對話,台前的對話者泣不成聲,台下的進成亦哽咽難語,他是一個如此坦誠真實的人,卻又如此剛強又如此柔軟。
 

9日下午第一場分享,進成與我對話之前,眼淚已經大量湧出了,為了我最後分享的父女故事,進成眼淚大量浮現,進成深深的被觸動了。我分享父女的故事,目的邀請在場老師,要看見自己的投入,而不是以成敗論斷自己,目的在關心一個人,而不是解決問題而已。我不曉得眾人的心靈,是否有所獲得或觸動?但是身旁的進成以哭腫了雙眼。
 

我順著這個眼淚進入,與進成展開對話,將他的內在呈現,進成不斷的停頓,與自己連結,與感受更深入貼近,隨後便進入主題,我邀請他說明,想在對話中釐清的部分。
 

從進成的眼淚進入,我們省去了很多探索,直接就能進入內在探索,我要進入一個神聖的旅程,也帶領進成、眾人看這個神聖的內在,看這神聖內在要為我們帶來的,當時的氣溫應該是低的,我記得褪去外套了,內在有一種很深的溫暖,那是在場眾人的溫暖,是進成的溫暖,也是自己的一種溫暖….
 

在對話開始之前,我隱約記得進成的夢,他提及常做一個「惡夢」,夢見教室裡空蕩蕩,沒有半個學生,只有他一個人。我聆聽這個故事時,聯想那個畫面中的感受,有一種疏離的光影,在剎那片段的畫面中,我腦海裡似乎有個攝影機,從空蕩蕩的教室,聚焦於進成熱誠但滋味複雜的臉龐,當時我沒有細問「惡」在哪兒?這個夢境給他的意涵?我並不知道這個夢有後續的故事……
 

進入問題的核心,回溯了問題的發生。一個月前進成遇到一個處境,一位遲到而罰站的孩子,在課堂裡敲桌子,弄出怪聲音干擾,進成沒有說話,只是盯著這孩子看。按照進成的詮釋,自己的眼光帶著不友善的訊息,這是進成對自己的觀點,對自己的一種解讀,因為孩子對眼神發聲了,應該有嗆聲的意思「你是在看什麼看!」
 

孩子的一句話,進成的憤怒爆發了,對著孩子憤怒的回應:「我以前對你….」
 

我在這裡停頓下來,探索這件事對進成的衝擊,亦即探索進成的冰山。
 

當孩子發出聲響,進成內在已經有了憤怒,只是他壓抑了憤怒,也未去處理這個憤怒。當孩子嗆聲的時候,進成內在更憤怒了,壓抑的憤怒終於爆發,並且進一步的對孩子咆哮。

 

進成咆哮完之後,孩子的反應是什麼呢?進成回應我:「孩子整個僵呆住了。」那並不是進成所預期的反應,進成預期的反應是什麼呢?是孩子跟他對嗆。這些對話的細節,都是我的線索,探索這些線索指向的所在。
 

進成咆哮指責完之後,他第一個感受是「很爽」。我再問進成還有別的感受嗎?進成停頓了很久的時間,說出了第二個感受:「害怕。」
 

在冰山的探索裡,當進成說出「很爽」的感受,我並未往下探索,因為那不是製造進成受到干擾的訊息,我往往找到受干擾的訊息,從訊息裡更進入探索。若要從「很爽」探索呢?也是有軌跡可循嗎?我想應該也會有的,我會探索當他感到爽時,對這個感覺有什麼感覺?這是感受的感受的探索,我相信會收到重要資訊。
 

冰山的探索最後都直指生命力,走什麼路徑都無妨,只要不偏離生命力軌道,亦即冰山底層的渴望與自我,這是薩提爾的自由之處。
 

進成害怕的是,自己的情緒會傷害學生。
 

我在開啟對話時,問進成想處理的議題,進入一段「回溯」探索,這是明白問題的成因,不至於在不明白問題時,給予不必要的建議,且探索有助於彼此覺知。
 

進成談到一個月前的事件,在事件中我探索對他的衝擊,看見進成的擔心害怕,是深怕「傷害學生」,這個害怕伴隨大量眼淚,那也是一個訊息。我在時間軸裡探索,將這個探索再回溯一次,看這個擔心如何而來?有什麼樣的經驗,讓他內在衝擊害怕,甚且深深落淚?
 

在此處我注意另一個訊息,那是進成提及「孩子僵呆了」。
 

我注意進成提及孩子此表情,進成的語調與面貌,有非常細微的變化,我的解讀中,那是對於孩子的一種不捨、憐憫與悔恨。我意識到進成的生命,長年來對弱勢的關心,這個生命議題的進入,這個訊息對我而言,自有其生命的脈絡與成因。
 

進成停頓之後,提到「害怕」的情緒,即是從「孩子僵呆住了」這個訊息而來,在那裡我看見更深邃,更五味雜陳的感受,在進成的臉上浮現。
 

進成的害怕從何而來?
 

那是五年前的一個故事。進成對一位孩子感到不耐,希望他不要再出現了,其中故事細節我忘了,但我很感動進成的坦誠。當著數百位教師的面,一位學思達知名教師,能坦然地陳述這一段?我深深感到讚嘆,這個讚嘆裡我深深接納、感佩與珍惜,並深覺是此時代師者的典範。當一位教師這麼坦誠,對於自己的言行重新探索,我所身處的這個環境,將有多美麗的圖像?
 

進成提到五年前,他與那個孩子對話之後,孩子便不見了,當上課鐘聲打響了,進成進入教室上課,發現教室空蕩蕩的,所有的學生都不見了。
 

進成談到在此處,大量複雜的情緒,隨著眼淚不斷湧來,我猜想他當下的心緒,也是紛雜凌亂的不斷湧來吧!
 

我問進成:「學生呢?」
 

進成眼淚又新的一波,斷續哽咽的訴說:「去找那個孩子了…」
 

我突然意識到了夢境,進成在對話之前的談話,在進成口中的「惡夢」,原來是真實發生的場景。難道這五年來,進成都在這夢魘裡?我回頭看了一下人群,發現不少人頻頻拭淚,也許觸動了他們,也許心裡疼惜進成?
 

進成此處的感受,除了害怕、受傷,應該還有孤單吧!還有對自己的生氣,那是他意識到的情緒。
 

與進成談話的同時,我分出神來看時間,這個對話的示範,要顧慮到時間的因素,尚要顧及對話中帶出教學,我一面與進成對話,一面注意時間,且一面抽離出來在脈絡上講解,我在時間軸的探索,在冰山的應對姿態、期待、觀點、渴望、事件上的來回敲擊,讓與會者明白對話的路徑,也明白我們進行的是什麼樣的工作?
 

我顧慮時間的因素,在此處要進行結束之前,我要在進成的資源、渴望處工作,做一個簡短的收尾。
 

我好奇進成如何覺察?這個事件發生之後,他如何願意改變?他能看見自己的改變嗎?他如何看見這個改變?……
 

這是以好奇的方式,讓對話者覺知自己,輕輕體驗自己的資源,為更進一步的資源整合,連結對話者渴望準備。
 

在第一天對話結束之前,我發現進成的「觀點」混亂。
 

他表達自己願意欣賞自己,但是卻又深深的自責。我以假設性的提問,當進成看見一個孩子成長,但是在成長的過程中,孩子又犯了錯誤,且這個錯誤並不如以前大,進成會如何看待這個孩子?會讚賞、諒解並且接納這個孩子嗎?
 

我這個假設性的提問,是運用進成的資源,因為進成能看見孩子的成長,能接納孩子的犯錯。
 

進成在此處給予的答案,非常有意思,也非常讓人喟嘆,大致的語言如下:「我可以欣賞孩子,也願意接納孩子。只要這個孩子不是進成!」
 

「只要這個孩子不是進成!」
 

進成的觀點在這裡打結了,他前一句話才提及,願意欣賞自己,在此處卻提到「只要這個孩子不是進成!」
 

發生了什麼事呢?進成對自己那麼嚴苛?這是他內心世界,不斷在應對成長而形成的「觀點」,這是冰山很重要的魔法,在探索敲擊內在之後,緩緩敲擊出真實的聲音。
 

我記得在此處暫停,對照冰山的圖像解說。
 

進成願意欣賞自己,也能夠欣賞自己,這是一個對自己「期待」,也是一個對自己的「觀點」,但是這樣的觀點,是進成長大之後學習的概念,還未深入滲透進入生命的「觀點」,進成的內在還有一個應對生存的「觀點」,那是根深柢固成長於生命的觀點,我需要再次探索觀點的形成,再次讓進成去體驗痛,才能讓進成重新體驗自身的愛與接納,體驗進成的生命力,形塑一個對自己真正的觀點。

第一天的對話結束之後,我邀請現場的夥伴們回饋,這也是透過現場的力量,與進成的渴望更深的連結。現場的夥伴很溫暖,紛紛回饋自己的觸動,也回饋自己的生命經驗。我將對話終止了,留待隔日對話延續。

這是一個特別的對話,我從未在示範對話的場合,分兩階段與同一個人對話,還帶出示範與學習,我也不知道是否能帶來學習?但這是一個特別的旅程,我很感動也感激,這第一天帶來的學習….
 

步出台大校園,我在灰暗中跟著人群移動,進成在一旁聊著,還有一群夥伴同行,我感到與這群夥伴同在,寒冬的細雨已經稍停,也不感覺北風的冷酷,我有很深的感動….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im8008188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2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