張子璘出書了,昨日剛收到她寄來的書,很可愛的一本書。看上去,很符合她的風格。恭喜她之餘,不由得想起,她是當我和耀明還在8P時,在一個史無前例的選拔活動中,贏得大家一致讚賞,脫穎而出。

她的文字風格細膩,我至今記憶猶新,值此出書之際,我將她的介紹,與榮哲在聯文刊載的文章,一併張貼於此,為她祝福。

細膩的微光,輕輕篩出無法投遞的憂傷
  九則打動人心的短篇,捕捉生活中微小細節的吉光片羽,描述人人心中的小情小愛和渺茫夢想,〈早苗〉描寫離婚的都會女性,獨自面對前夫女友懷中的新生命和茫然未來;〈那個午後〉則敘述迷戀海洋與死亡體驗的年輕生命;〈夜裡〉以淡然筆調,刻畫出失業中年男子的落寞與惆悵。〈活者的記憶〉描述一個單親家庭的故事,透過兒子的視角,細細描繪母子間的糾葛情感和深埋母親心中的秘密。〈背影〉採用雙重的敘述視角,深入剖析都會女子的感情生活。〈陌生人〉藉著忽然闖入女子住家的陌生人,使女子茫然無措、早已失序的生活全然暴露出來。〈等待〉描述忽然離家的跛腳男人,試圖找回初戀情人和失落自己的故事。〈嫉妒的漂浮〉中,一事無成的中年男子,因看到過去的自己和死去的女友同時出現在自己面前,而瀕臨瘋狂。〈緩慢的自白〉則是一個事業有成的男人在死前的真摯告白,透露出無奈的感傷情懷。
  
張子璘以看似平淡卻深刻的筆調,描述早熟的瘋狂、剎那卻永遠留存的痛楚,以及無解的死亡。或許每一個明日都像早苗,永遠有成長或告別的可能。

本書特色

  ★〈早苗〉榮獲野葡萄文學誌「搶救文壇新秀大作戰」首獎。
  
★以冷冽的筆調、旁觀的口吻,娓娓訴說生活中平凡卻又不平凡的故事。

  ★貼近人性的幽微面貌,道出每個人心中難以言喻的情感。

  ★篇幅小巧精簡,結尾出人意表、餘韻無窮。
  
★和江國香織、吉本巴娜娜等日本作家的文學風格相近,以女性敏感細膩的獨特視角觀照人生,疏離卻溫暖、平淡而又深刻。

作者簡介:張子璘
  一九七五年出生於台灣。曾任節目企製與編劇、TVBS公關,並長期在不同文學創作平台發表作品;於二00五年獲得「搶救文壇新秀大作戰」小說首獎的殊榮。「搶救文壇新秀大作戰」是《野葡萄文學誌》歷經近半年的評選、徵選、決賽過程,最後選出四位入圍者,分別與該獎項八位評審進行搶救新秀的計畫,可謂名符其實的文學界擂台賽,而最終由張子璘脫穎而出。
  
獲獎之後,張子璘成為備受矚目的文壇新銳,並獲邀擔任《野葡萄文學誌》專欄作家。她的文字創作一直保持穩定的創作質量,目前專職寫作。她曾經自陳,不想像文學大師一樣被人信仰,卻願意為創作奉獻生命。張子璘的文字風格冷調洗鍊,擅於藉由描寫日常片段,捕捉微妙卻深刻的情愫,在細膩之處鋪陳對生命的希望。



第一本書的推薦序
許榮哲

我簡直不敢說我曾經擔任過他小說課的老師,因為他是天生的小說家。
──《紅字團》推薦序


大約五六年前,我和幾個不得志的文藝青年還在閒嗑牙:真希望有那麼一天,能有個一流的小說家為我們的第一本書寫個推薦序,像張大春為駱以軍的第一本書《紅字團》寫的那樣,看似脫口而出的不經意(這還不簡單,有沒有自黏貼,我馬上寫給你),實則讓人潸然淚下的惺惺相惜(這傢伙是個天才,名劍配寶馬,一點兒都馬虎不得)。

時間一躍,如今居然有人拿著第一本書要我幫他寫推薦序。那個人叫張嘉璘──當年「搶救文壇新秀大作戰」的優勝者。

那一年,8P和《野葡萄文學誌》合作,搞了一個「搶救文壇新秀大作戰」的活動,我們諧擬布萊德彼特和愛德華諾頓主演的《鬥陣俱樂部》,起草擬了一份戰鬥宣言,宣言最後是這麼說的:「即使過程中有人喊卡,或者癱了,也不可以結束。」

是的,當年我們以為早就結束了的活動,其實仍不停地往前奔跑。

翻開當年「搶救文壇新秀大作戰」記事簿,決定最後優勝者是誰的那一天是二○○四年十二月二十六日,同一天發生了南亞大海嘯。

那一天,評審會議上,8P針對四位參賽者,進行最後一輪的淘汰賽,張嘉璘是我們那一組的選手。在評審會議上,我賣力地為她拉票,我說「我覺得張嘉璘的小說有個特色,其他三位(參賽者)都應該要學」,接著我說「這部分我們八個人(評審)完全比不上她」,最後,我討人厭地補上一句「我們那時候選到她,我覺得我們贏的機率真是太大了」。

最後,張嘉璘脫穎而出。

兩年後的今天,張嘉璘拿了她的第一本新書,要我幫她寫推薦序。

我看看眼前這個女孩,想起那一年我們帶著她進入我們一點兒也不熟悉的文壇,心虛地抓著她的手,高舉雙手假裝接受賀彩,其實是黯著臉在辨不清歡呼還是噓聲的觀眾席裡亂跑一通。

現在,我們終於矇著頭跑完一圈了。

我再一次看看眼前這個女孩,然後既像脫口而出的不經意,又像讓人潸然淚下的惺惺相惜,在她的第一本書,也是我的第一本書,寫下:「我們那時候選到她,我覺得我們贏的機率真是太大了。」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im8008188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4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