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Apr 05 Sun 2020 17:02
閱讀小說雜感與學員對話
- Mar 20 Fri 2020 13:20
覺察與對話
春雨與春陽交替,窗邊最後的櫻花盛開,吉野櫻應是最晚的櫻花?
吉野櫻開完之後,應無其他品種櫻花盛開。
櫻花盛開的窗外,疫情正備受關注。此刻的吉野櫻,是春天的小日子,讓人倍感當下的存有。
正是春雨滴答完,陽光曬在櫻花上片刻,一位學員來信詢問,關於我進行的對話。
問我覺察與對話差別?
- Mar 19 Thu 2020 11:51
學員來信提問。我的回應與陳述覺知的歷程。
參與薩提爾工作坊的學員,寫來一信詢問覺察與回應。
她的信我列在下方:
「
週末看完了薩提爾的守護之心,開始很想問你一個問題,因為我雖然明白守護的重要,但是也感受到了困難。
我真的很想要知道,在還沒形成習慣之前,是什麼原因和力量可以讓當年的你堅持著覺察自己的感受,並且一直持續到了現在?
- Mar 17 Tue 2020 10:46
肺炎(Covid-19)疫情雜感,以及活動取消
- Mar 15 Sun 2020 23:28
「守護之心」分享
香港的田少斌副校長,是我見過最認真的老師之一,他傳訊息告訴我,因為人在香港,買了電子版與紙本的《守護之心》,閱讀了三遍之後,寫了一篇很長的心得。他的心得亦是我在書中想傳達的,很感謝他。
他並且錄製視頻,只是視頻是廣東話,我將視頻與文字貼於下方。
《薩提爾的守護之心》講的是「心法」,這個實在太讚。讀過崇建老師著作的都知道,每個人來到阿建老師面前,老師幾句話就改變了他;那些令人頭疼的個案,在作者的冰山對話下,頑石都被點化;參加過崇建老師工作坊或講座的,無論是誰,老師都可以在三至五句話之內讓上台的人流下眼淚。你說神奇不神奇?我很好奇,老師的祕密到底是甚麼。
打開第一章,老師介紹了一位女孩,第一次會見就失約,可幸崇建老師成功連結了她,之後還守護了五年時間。將一個萎靡的生命挽回過來。很感動老師把這麼一段向我們剖白,也讓我預感到之後幾章將會圍繞「不同守護者的內心世界」。第二章,有兩位學習薩提爾模式多年的教師,在一次帶孩子遊學中為守護小朋友們而帶來很多內在的衝擊,內心手忙腳亂。書中間還加插了一段小故事,介紹一位南京的知識分子,如何從失敗之中覺察自己,接納自己,守護自己的身心靈。最後一段長篇人物故事---來自馬來西亞的母親,講述她如何守護一個自閉兒、一個小天使、一個亞斯伯格症(亞氏保加)的丈夫,面對挫折如何站起來,即使未認識薩提爾模式,她如何憑著積極正向的心念,嘗試不同方法去守護家人;當遇上崇建老師,媽媽有了更多成長,後來更成為當地的「薩提爾媽媽」。
讀畢全書,不禁問自己。如果是我遇上第一章的女孩,呼喚你的守護是月月年年反反覆覆,你所憑的是甚麼力量?三個性情特別衝的小朋友撞在一起,給你投擲的是不知何時爆發的暴走,如果身心靈已疲憊不堪,情緒也翻滾汹湧,如何能穩住自己,同時能平靜他們,你又是否有力量以溫柔而堅定的心,去為孩子設定界線,讓他們在情緒探索中有成長?面對自己的弱項和困境,總是無力跨越,甚至忍不住瞧不起自己,這該如何守護自己,如何療癒自己?為了照顧自閉兒子,讓兒子找出一片天,每一個日常的每一刻,母親是靠著怎樣的心念,以不放棄的心去守護?
- Mar 12 Thu 2020 23:14
「對自己愛與慈悲」
- Mar 12 Thu 2020 02:50
家庭主文化
青春期年紀的孩子,在家不跟父母連結,還常常口出惡言,或者沉默不發一言,吃飯也在自己房間。母親感到無比沮喪,在工作坊問我該如何對話?
工作坊最後一段,我請母親出來扮演,講述母子經歷的背景。
這樣的狀況下,要母子立刻對話,顯然是很有難度。
- Mar 09 Mon 2020 23:12
從原子習慣,看薩提爾的守護之心
《薩提爾的守護之心》這本書,佔了一半篇幅的《薩提爾媽媽》,由耀明操刀訪問,並且是主要書寫者。
當初我跟耀明分享,燕湘帶領自閉兒,期間經歷那份艱辛,始終有強大的信念,她認為一定可以帶好孩子。因此她不斷學習,想要找到幫助孩子的方法。
- Mar 05 Thu 2020 23:35
【自序】從對話脈絡,到守護自己的心/李崇建
二○一九年十二月,我搭機赴馬來西亞,在桃園機場用餐,與一家庭併桌而坐。
爸爸看手機吃飯,媽媽則看顧著兩個孩子,兩個孩子邊吃邊玩耍。弟弟大概四歲左右,他手中的色鉛筆掉了,姐姐撿起來卻不歸還,於是弟弟又哭又鬧地追逐,媽媽既喝斥姐姐,也喝斥並安撫弟弟…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