前幾日在中興大學講座,講台上我邀了五個伙伴,伙伴們學習satir成長模式,大約1~3年的時間,有幾個朋友我較熟,他們對待生命態度的轉變,讓我感動他們的學習,但生活中亦會遇到困難,只是困難的歷程縮短,自我的覺察、接納與回應較強了,他們非常坦誠分享這一切,這正是我想邀他們的目的。

他們大多數人談到自責,較之過往少了甚多,雖然還是會出現,一旦減少了自責,就多了負責的空間,即使仍看著那少少的自責,也比較容易接納了。

我記得有個佛教故事,大約是這樣說的:有一位放牧的人,擁有一百頭牛,他小心翼翼照顧著,每天到草原野放牧。一天草原上出現老虎,咬死了一頭牛,他的牛剩下99隻了。

牧人自責不已,怎麼會那麼疏忽,讓一頭牛被吃了呢?他心中很懊惱,一直耿耿於懷,走不出這樣的自責。他越來越痛苦,萬念俱灰的讓99頭牛趕下懸崖。

過去我讀這個寓言,覺得不可思議,但是比照自責的人,還真是如此呀?在青少年時代,自責於自己浪費時間,怎麼可以打電動呢?結果越自責越悔恨,就越往電動玩具店跑,終日活在痛苦的漩渦。

若是陪伴者能明白,人身受自責之苦,即使做不到改變,也可以做到接納,去愛這樣的一個人,但是這對陪伴者亦難。

我想起另一個佛教故事,是關於鴿子的寓言。

有一雄一雌鴿子,住在一個巢裡。秋天果子熟的時候,它們撿來的果子裝滿了。兩鴿儲存的果子,因為乾燥而體積減少,果子體積減少一半。

雄鴿非常生氣,以為雌鴿吃掉了。

但是雌鴿很委屈,有理卻說不清楚了。雄鴿一氣之下,啄死了雌鴿。

幾日之後天氣驟變,下起了一場大雨,果子吸收了潮氣,又變成滿滿一巢了。

雄鴿看到以後,開始後悔了,哀傷的啼喚雌鴿,雌鴿卻永遠回不來了。

這一次我聽貝曼演講,講到一個我很喜歡的詞,那是一致性、當下、臨在者能有的體驗,他提到「無理由的幸福」。貝曼提到幸福的幾個層次:1是在愉悅上體驗幸福,2是物質上體驗幸福3為成就體驗幸福4是為自己所做貢獻體驗幸福。貝曼提到第5種幸福,無理由的幸福。是一種存在的狀態,是一種存有本身的體驗,這個說法太美好了。

看見表象的現象,誤以為那就是本體,忽略了存有本身。因此冰山的框架裡,總邀請人思索,是否可以不看成就?而完整的看重一個人?然而說來容易,做起來實在不容易,因此放牧人自毀了,雄鴿為食物而殘害了雌鴿,雖然都是極端的例子,從微小處比對,放大的結果即是如此。但是從腦神經科學、量子力學與多人經驗來看,人的確能無理由的幸福,這實在是美好的期待,而五位上台分享的伙伴,亦正體驗著自己的生命,讓人感覺美好有希望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im8008188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