線上課程已經上線一陣子了,收到了許多學員正面回饋。許多學員也認為影像化的溝通示範,讓他們在日常的溝通、覺察與理解,能有更深刻的洞見出現,我想這是影像可以反覆觀看的緣故。這也是兩年多之前,我看Paul Tough的書《幫助每一個孩子成功》,看到聲音、影像幫助學習,因而有的起心動念,乃有隨後《薩提爾的對話練習》,附加了真實的對話聲音檔,還有之後的影音線上課程,都來自當初的起心動念,竟然真實世界就有人來圓那個「念」了。
 

 

錄製的線上課程上線之後,出版社的伙伴們很積極,期望我繼續錄製第二集,但是我並未想要錄製續集,起碼這一年的時間不會,起因於錄製線上課程的影響力多大?若是影響力不大,對我而言不需要費心錄製。我腦袋裡規劃的第二集課程,是立基於第一集的基礎上建構,我內在的圖像是比較深一層次,若非真有心念想學習,我以為第二集並不容易明白,需經過多次反覆觀看,看理念如何落地示範?在哪幾個細節處琢磨?


我自己就是這樣走上來,在貝曼的錄影帶示範,在貝曼與葛莫利的逐字稿中,反覆琢磨學習而來,這中間當然還包括體驗性的改變,內外互相呼應的狀況下,我更理解了老師的方式。我在公眾分享時曾提及,錄影帶與逐字稿,我最少反覆都看過30遍以上,看來我是有心學習,對老師的教導感到非常好奇,也運用在自己內在覺察,因為關係的起始點在自我。

 

線上課程的工作伙伴,邀請我是否為第一集多錄製2堂課程:「好奇與情緒關係的入門」以及「與青少年對話示範」,期望能夠讓所有學員們在與他人對話之前,先瞭解如何與「自己」對話,同時也透過自我覺察,幫助自己內在的對話和溝通,開啟更美好的溝通關係。


這一次邀請一位大女孩蕙瑄,她非常天真可愛,在鏡頭前顯得落落大方,我們在錄影當天才第一次見面。蕙瑄的父親小我一歲,我們便扮演兩段分享,第一段是我扮演老師,聆聽孩子的困擾。蕙瑄陳述的是,父母的家庭規條讓她們爭執,她不知道該如何應對這狀況?

第二段我扮演父親角色,
蕙瑄談及學校的人際關係,我以父親角色與她對話。我示範得非常簡單,以不切入對話者的感受示範,期望以最簡單的對話讓觀者學習,雖然對話者仍然流淚,但是我已經盡量以不走感受的方式,示範好奇與述情的對話,就可以幫助孩子感受到支持了。

 

下面是線上課程的補充課程資訊,分享給有興趣的伙伴。
 

歡迎你,跟著我線上學習!【薩提爾的對話全系列】

>>https://link.parenting.com.tw/Xkm2TBmM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im8008188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