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心靈的傷,身體會記住》是創傷經典著作,允為2017年讓我最獲益的書。(大家出版社總編)寫得好:「這是一本講創傷的書,但最後我卻恍惚覺得,這其實是一本教人什麼才是『活著』的書
 

去年七月接觸這本書,我反覆閱讀了四遍,在講座中運用與推薦,並透過本書延伸更多創傷認識,乃至2017年底與留佩萱老師對話,更進一步理解童年、創傷、關係與應對,佩萱去年底從美國返台,她將腦神經、依附理論、創傷與應對介紹一遍,我便有更深入的啟發。
 

2015年我熟讀列汶《解鎖》,以及列汶一系列作品,更理解貝曼教導的冰山,將冰山的感受細分身體與情緒,在身體與情緒深入意識,並且在創傷與資源間建立擺盪,乃有恍然大悟之感。在閱讀列汶之前,我已經運用身體感受,進入一個豐富的圖像,直到閱讀列汶的《解鎖》,並且閱讀更多列汶作品,發現更有系統與脈絡,然而《心靈的傷,身體會記住》,作者具有更深的人文關懷,除了介紹當今流行的各種流派,都是實用且精深的學派,作者 貝塞爾范德寇更親自體驗,這是最令我感動之處。貝塞爾范德寇介紹的這些流行學派,並未有薩提爾模式,但是能更深入印證列汶的理論,更豐富的講述脈絡與操作程序,尤其書中所提諸學派,與薩提爾的共通之處,實是一個巨大的寶藏,在科技與醫學日新月異的年代,學習新知與深入專業是兩個箭頭。
 

 

我去年出版兩本對話的書,整個2017年我將薩提爾模式的教育實踐,轉而聚焦在「深刻」對話,乃因對話中的好奇帶來覺知。我有感社會上的對話不著重理解,易執著於自以為理解,且以解決問題為目標,而非以瞭解人為目標,而以分析、評斷、說服、說道理等模式連結,忽略了對話中的好奇,反而使人與人更不能連結。因此我最近推動對話時,邀請所有的學習者,從自身開始運用「好奇」,並且覺知自己的身體,覺知自己的情緒,練習停頓、接納與好奇,從對自己開始

即使是最普通的好奇,都可能為人帶來覺知。對話的時候,不去評價、解決與忽略問題,先將好奇成為一個素養,這件事其實並不容易。社會上長久以來的習慣,我觀察較不傾向好奇對話,若能對世界真正有好奇,對一個人的存在尊敬,深信會為世界帶來美好。但是「心靈的傷,身體會記住」,人們的好奇有其侷限,並非故意不想好奇……

 

 

有一個對話我簡筆紀錄:
 

在歐式自助餐廳用餐,同行老師進入餐廳之後,彷彿進入戰備狀態,看似焦慮的神情,不斷唸著自己要取食物,並未專注在眼前飲食,意味著飲食時並未處在當下。老師常懊惱自己,自己總是吃太多了,尤其身處自助餐廳,但是餐廳食物不可口,細究自己內在,並未多想要吃那些食物,怎麼會這樣呢?
 

老師言談間提及,也許有點兒打趣的說,這也可以探索嗎?也可以改變狀態嗎?
 

我詢問老師是否有困擾?喜歡這樣的狀態嗎?老師的確不喜歡。
 

我邀請老師深呼吸,我重述她進入餐廳畫面,這是進入具體事件,為的並非事件本身,而是事件帶來的「影響」與「衝擊」,即是老師進入餐廳時,看見眾多食物羅列,當時身體的感覺為何?老師停頓覺察自己,說肩頸感受到僵硬,彷彿是一個戰鬥狀態,還有胸口有一種東西。我邀請老師專注在胸口的「東西」,覺察它、接受它,再試著說說:那是什麼呢?
 

老師停頓之後回應,說那是一種興奮感,彷彿要去比賽了。我邀請老師專注在興奮感,胸口的那股感覺突然消失了,感覺自己變得平靜多了。
 

我在次邀請老師,專注在肩頸的僵硬狀態,覺察它、接受它、允許它……
 

《心靈的傷,身體會記住》讓我明白,身體的訊息也許其來有自,身體的訊息是身體的感覺,一般常被人忽略。除了身體的感覺,還有心靈的情緒,這些情緒更長被忽略,使得人不容易處在當下。
 

我在問話時,更專注好奇,以更臨在的態度問話,讓老師停頓在與自我相處。
 

老師先說自己沒有感覺,也沒有任何記憶。我邀請老師專注,慢慢覺察、接受,這是跟身體、情緒,跟自己連結的過程,先全然接納了,靜靜傾聽自己的身體,才去好奇自己,不致使腦中的慣性思考進入干擾。
 

老師在停頓之後,透過引導深深的跟自己相處,臉部表情有了變化,眼淚不斷的湧現,激動的說自己看見媽媽了。生前媽媽常帶她去吃飯,也常煮飯給她吃,但是那個場景再也不在了,再也不能出現了……
 

老師邊說邊啜泣,我感到這份啜泣裡面,有深深的憤怒。
 

我的好奇是:「這個場景與肩頸僵硬,之間的連結是什麼呢?怎麼會從飲食畫面、肩頸僵硬,再看到這個畫面?知道這中間的關連嗎?」
 

老師激動的說:「因為再也來不及了,如果不趕緊吃,再也無法和媽媽相處了,我很不甘心,我很生氣……

老師生氣什麼呢?生氣這個世界的氣,生老天爺的氣,怎麼將好人帶走?怎麼可以這樣…..

我簡單的探索之後,詢問老師想要的是什麼呢?
老師困惑的是,自己也不知道要什麼?
我問老師喜歡這樣的狀態嗎?還是想要得到自由?讓內在得到充盈感覺?

 

我再進一步裡探索,老師對媽媽有愧疚,有深深的自責存在,對自己有深深的憤怒。我詢問老師,想要放掉這個愧疚嗎?老師搖頭表示,自己不願意放掉,因為那是跟媽媽的聯繫。但是老師談到這裡,也很驚訝的恍然大悟,以為自己已經沒有愧疚了,原來愧疚一直存在,而且還不想放掉自責與愧疚,老師頻頻說怎麼會這樣?
 

我問老師要放手嗎?老師長大了嗎?還要決定以愧疚感與自責,來記得媽媽嗎?要不要放媽媽自由?也讓自己自由?老師很執著且悲傷的說:「不要,要記得這些痛
 

我在老師的執著裡,工作較長時間,從好奇中帶來挑戰,從感受中帶來覺察,引導老師愧疚的場景,引導老師建立資源,在渴望處連結。在這些工作之後,我重新詢問老師,願意以愛的記憶,取代愧疚與自責嗎?並且去想像一下,若是媽媽留給她自責與愧疚,媽媽會有何感想?若是以愛的記憶連結,媽媽會有何感想?
 

在這個目標的工作上,我展開再次核對,老師要的是什麼呢?當母親已經離開世界了?老師逐漸意識到,自己當然要留下愛,答應以「愛」的記憶,取代「自責」與「愧疚」。但是老師的記憶中,媽媽給予老師愛的場景,老師總是不能接納,反而跟媽媽生氣,比如媽媽買衣服送她,她總是跟媽媽抱怨:「幹嘛買衣服?幹嘛不為自己多著想?多愛自己一點兒?」些事件的畫面,留給她深深的愧疚感,自己當時怎麼這麼不懂事……
 

我重新建構她的接納,核對她是否願意接納?她此刻長大了,可以接納了嗎?當時媽媽買衣服給她,還有那些媽媽給予的愛?她值得媽媽對她好嗎?媽媽是如此愛她!
 

老師在眼淚中激動著,我邀請她可以重新決定,此刻可以接納媽媽的愛,也接納自己的不成熟……
 

我邀請老師重新看那個畫面,媽媽買衣服給她的畫面,以愛的經驗導入畫面。老師伴隨著眼淚,進入了一個深刻的笑容,老師告訴我畫面改變了,她感受到了媽媽的愛,伴隨著畫面與愛,她的身體放鬆了,感到光與愛的進入,突然一股不可思議的喜悅湧上,並且驚呼怎麼會這樣?……
 

我們的對話告一段落之後,我邀請老師重新想像,再次返回餐廳的狀態,想像自己去餐廳吃飯了,那個畫面裡面帶來的身體,會有什麼樣的感覺呢?老師說自己身體不再僵硬了,感覺到很放鬆:「我可以放慢腳步了,不必急著吃東西……
 

老師後來有一段回饋,頗有意思:「我從對話中理解一件事,原來我急著吃東西,並不是我喜歡那食物。只是從那樣的狀態得到快感,滿足了我之一是競賽的感覺,之二是我害怕失去,若是不好好把握,就再也沒有了……
 

老師的這些回饋,提及了更豐富的「失敗」、「競爭」、「憤怒」、「自責」……等意念,若有機會應留待下一次探索。
 

老師事後還有一段回饋,提及常看我網頁與書,在這些對話分享的故事,對談者突然有了回憶畫面,閱讀時充滿疑惑與好奇,怎麼會瞬間就有畫面出現?她很存疑的解讀,認為那是談話者想不出話對答,一時之間應付而已,如今自己親身體驗了,才發現竟然如此神奇?怎麼會從一個身體感覺,進入自己遺憾的畫面?進入自己的愧疚感裡?再感覺到身體的能量與喜悅。

事實上對話裡有個畫面,是引導老師與媽媽愛的連結,媽媽的臉龐瞬間置換成子女的臉,她突然有一個新的解讀,意識到自己對子女的愛,正是將媽媽的愛傳承,她可以好好的活在當下,好好的愛身邊的人。

 

老師最好奇的是,這麼多年來自己練習呼吸,練習各種冥想與靜心,怎麼身體裡還藏著這些細微的感覺?

我在閱讀《心靈的傷,身體會記住》時,有一個深切的體認,療癒的方式甚多,除了一般教導的與自己連結,運用靜心與冥想,我認為最直接的是,在成長框架裡對話,深刻體驗與轉化,然而體驗與轉化的工作不易,我在教學過程中,多半僅教導對話,關於體驗與轉化,只是簡單帶過去而已,因為我覺察若是不懂好奇,那麼體驗與轉化只是帶著自己的目的,而非跟著他人的意志,也非對生命深深尊敬,反而不易轉化了。

 

對話始自於傾聽與表達,如何傾聽自己,傾聽他人,甚至傾聽身體,來自於尊敬與好奇,而《心靈的傷,身體會記住》正給予這樣的解讀與示範,我看見在教育現場諸多教師,正發起這本書的讀書會,我深深感到開心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im8008188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