昨天搭地鐵出門,看見一年輕媽媽,帶著一個六、七歲的男孩,在我身邊談話。說是談話其實不是,試孩子不斷問媽媽問題,媽媽不斷地給答案。
 

男孩問媽媽:「窗戶為什麼看不見外面?」
 

媽媽回答:「窗戶塗成黑色的呀!」
 

男孩問媽媽;「為什麼要塗成黑色呀?」
 

媽媽回答:「因為不想讓陽光照進來吧!」
 

男孩再問:「為何不讓陽光照進來呢?」
 

媽媽再回答:「因為很熱吧!」
 

男孩不耐煩了:「熱什麼熱呀?現在到哪裡了?」
 

車上剛好廣播了,地鐵到的站名。
 

媽媽說:「你的小耳朵呢?是用來幹什麼的呀?沒聽見廣播嗎?」
 

孩子不耐煩的鬧騰著。
 

這位媽媽溫婉以對,孩子卻很煩躁,不斷問媽媽問題,媽媽只是溫暖的回答,但是最後也不耐煩了….
 

以前看見這一幕,會覺得帶孩子真是累呀!這麼溫暖的媽媽,卻遇上了脾氣那麼拗的孩子。以往不明白問題所在,當我專注於「對話」的系統,才發現「對話」竟然影響深遠。
 

設想一個孩子,面對「新」的世界,不斷地詢問大人,即使大人耐心以對,一大片的知識,排山倒海掩來,孩子會有什麼感覺?
 

即使大人耐性以對,孩子腦袋也充塞了吧!那怎麼辦才好呢?我提出「對話」的素養,應對2007年以後「加速的年代」。
 

當大人認真以對,不再以回答答案為主,孩子容易被看見、聽見,容易被覺知帶領,也不會被龐大的資訊淹沒。當我們要告別「聽話」的年代,大人「對話」的素養,很需要被帶出來,因為在職場、學校、家庭與各環境,都需要對話連結彼此。
 

搭地鐵的媽媽再溫暖,若是只會以「答案」回覆孩子,孩子也會不耐煩,因為真正的交流並未進行。
 

但是對話之困難,當不給予答案了,大人常會問:「你覺得呢?」….這一類制式的問句,孩子更不想連結了。
 

前天在一學校演講,考西安的學校老師,當孩子問:「為什麼人要讀書上學?」
 

我請老師別給答案,其中一位老師,連回答三次,都給了答案:
 

「讀書才有出息。」
 

「為中華民族的未來。」
 

「書中自有黃金屋。」
 

回答到第三個,大家都笑了,都脫離不了答案呀!
 

其中一位老師舉手,第一句:「這是個好問題,我們一起來想一想。」
 

我扮演學生,再次問他,「好呀!那為什麼要讀書?」
 

老師第二句話:「這樣才有前途。」
 

可見老師已經知道不要給答案,但是骨子裡很難不給答案,進行第二句話,答案就出來了因為我們都成長於「聽話」的年代。
 

在「加速的年代」,能和孩子對話,我以為是教育的基礎。因為在教育體系中,甚多來詢問者,都是在「解決問題」,而不知問題的形成自有原因。在對話範疇,首先應會「一般對話」,這是最平常的連結;才易學習「深刻對話」;那麼進入「問題討論」,會比較易上手;之後才易進入「面對問題」的對話;若能進入「冰山對話」就擁有更深刻的連結。
 

但是在解決問題之前,學學如何「對話」,我以為是重要的功課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im8008188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