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的成長歷程,或者是生命、身體與生俱來,我是個敏感的人。
 

敏感的特質,我甚難妥善安頓,敏感成了小災難。所幸上蒼厚待我,我因緣際會投身教育,投入體制外的寬闊,棲息於包容我的環境,遇見允許我孤獨的伙伴,認識了適合我的學習模式,讓我的敏感性心靈,轉化為敏銳的洞察。
 

敏感與敏銳之間?有一個最大的差別,是敏銳的自我覺察,並無損於自我的和諧。但是敏感的內在,有一個傷口存在,這道傷痕怎麼來的?我可以歸納出處,但是說不太清楚,總是這樣的、那樣的理由,這樣說彷彿瘂弦的詩,一嘆
 

這道傷痕的正向,就是敏於覺察,視野變得細膩,心靈的感受豐富,有助於我的文學、思索、美學、藝術的取向;負向的部分,就是情緒被困住,生活中的我執強化,我與世界格格不入。
 

這幾年我懂得安頓,懂得不當受害者,懂得觀照自己的傷痕,內在也就和諧寧靜許多。算一算成長的日子不短,從1998年進入山中教書,斷續認識成長模式,2001年學習薩提爾模式,至今18個年頭過去,我幾乎到了近五年,才感到深刻的生命力,寬闊深刻的能量駐紮進入。
 

這些細微的感受,如氣泡在體內,微微小小的氣體,很鮮活的生命力,融入一個寬廣的宇宙。
 

我體驗這樣的狀態,敏感就不困擾了。這樣的成長歷程,使得我陪伴孩子、教師或父母,都有了更多的資源。因為觸及他們內在,那曾經被我小心保護,被我壓抑制約,被我肆意奔騰的敏感,我有一種熟悉的接納。
 

這幾天我卻罕見地,接觸了小小的無力感。我覺察無力感的觸發,是學生扮演納粹的新聞,我並非為了孩子扮演納粹,而感到內在無力,而是對這件事的發展。但這樣的無力感,來得顯然非常複雜,也不足為外人道,因為無力感是自己的,只是適合自我咀嚼。
 

 

我不是個熱情的人,既然內在不熱情,也就少有無力感。
 

我的無力感,如今來得甚珍貴,既然珍貴也就美麗,不知幾年沒遇見了,如今遇見小小無力感,雖然只是停留小小時間,我仍舊細細品味了一下,身體敏銳的感覺震顫,我讓震顫感覺擴大,這震顫是我這五年學會,震顫的頻率通往寧靜。
 

無力感的造訪短暫,但是留給我的深思甚多,我此刻充滿生命能量,尤其氣溫在這麼剛好的日子裡。值得自己一記。
 

最近喜讀詩歌,也許與接觸了無力的美麗有關,此情此景最適合辛波絲卡,〈在一顆小星星底下〉:
 

我為稱之為必然向巧合致歉。
 

倘若有任何誤謬之處,我向必然致歉。
 

但願快樂不會因我視其為己有而生氣。
 

但願死者耐心包容我逐漸衰退的記憶。
 

我為自己分分秒秒疏漏萬物向時間致歉。
 

…………………..
 

…………………..
 

我知道在有生之年我無法找到任何理由替自己辯解,
 

因為我自己即是我自己的阻礙。
 

噢,言語,別怪我借用了沈重的字眼,
 

又勞心費神地使它們看似輕鬆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im8008188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