很多心靈書籍提到如何更真實的活著?路徑不外乎誠實面對自己的內在。然而怎麼樣才算是誠實面對自己的內在呢?靈性導師教導我們:要與自己的感受接觸,並且和自己的感受相處。

這兩年我從托勒、李爾納、巴觀與斯瓦米韋達.帕若堤等靈性導師的書籍中,都看到類似的說法。但是單就與「感受相處」,可能會使人困惑,我們隨時都與感受相處,不是嗎?

感受在冰山圖裡,位於應對姿態之下的第一層。

我們經常有感受,卻不一定能覺察感受,更別提意識到感受,又如何和感受相處?然而這一連串有如文字遊戲的說明,的確可能讓人摸不著頭緒。為什麼呢?因為感受是一種體驗,必須透過「親自體驗」,才能有所體悟。這就好像一部感人的電影,讓人熱淚盈眶,不能靠別人說明如何感人,而是要親自上電影院看過,自己也感動到熱淚盈眶,就能知道那是怎麼回事了。

我的老師John Banmen在示範冰山時,最常問個案的話就是「進入你的內在,看看裡面發生了什麼?」

若是案主說,「我感到難過。」

John Banmen最常接下來說的話,便是邀請案主和「難過」相處。

此刻有很高的比率,會看到個案流淚。

然則我參與的是助人專業課程,大部分是精神科醫師、諮商師、社工師或者未來準備走向這些職業的專業人員。當John Banmen說「進入你的內在,看看裡面發生了什麼?」個案也會很認真的朝內在探索,試圖探索內在,或者駐紮內在的情緒。

當我逐漸熟悉這樣的流程,也熟悉冰山的隱喻,我便能理解什麼是和感受接觸?和感受相處。因此我對某些心靈與心理學書籍的理解,是從薩提爾模式進入。

然則即便如此,參與上課的學員,在問話過程中要進入對方感受卻也不容易,而John Banmen告訴我們,讓個案進入感受是很重要的一個步驟,該怎麼辦才好呢?

我試著觀察John Banmen問話的路徑,逐漸找到一個脈絡,但沒有能力說清楚。這大概像背誦套裝的流程,流程熟悉了,卻說不清楚。有一次上課,John Banmen在面對學員提問如何進入對方感受時,回答了幾個方向:1、從案主的肢體語言,核對案主感受。2、請案主進入內在,和感受相處。這兩點都是為學員所熟悉的路徑,我也聽過無數遍了。

John Banmen提了第三點,當案主提到有感受之後,問案主怎麼應對這個感受?亦即在事件上如何處理?之後再核對感受,案主往往能進入更深一層的感受。

比如一個前來求助的孩子,常和父母爭執。

我們通常詢問一點兒事件,孩子提到想要和同學出去玩,但父母不允許。問孩子有何感受?孩子多半回答:無奈、生氣…。若是接著問孩子,那你怎麼應對?孩子可能會說:我就將門關起來、大聲和爸媽吵架…。此刻再問孩子有何感受?孩子通常會在感受層次駐紮較深,而進入深層的孤單與難過之中。

這個路徑是John Banmen在課堂提點的方向,相當好用。

然而有趣的是,這個路徑並未被學員廣泛接收。

我還記得一次課堂三人小組演練,我當觀察者(督導),觀察現在已經是諮商師的兩位學員。扮演諮詢員的伙伴,屢屢放掉進入個案深層感受的機會。

當我提出觀察回饋時,扮演諮詢員的學員邀請我現場示範一次。

我僅就此路徑來回幾次,案主便進入深深的哀傷之中。

在我逐漸熟練這樣的路徑之後,我也逐漸理解冰山是怎麼回事了?原來冰山的各個層次,都是互相連結,可以在冰山的各個層次來回穿梭,而不一定只是進入感受而已。

然而,我從John Banmen的提點裡面,得到了一個心得,可以輕易進入案主的感受。但接下來的問題,是不是每個人這樣問?都會有效進入案主感受呢?答案「是」機率比較高,但並不盡然,於是我有了另一層領悟……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im8008188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