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寫在前面】

應邀介紹高翊峰時,翊峰才剛出版第一本書,《家,這個牢籠》。正為電視台撰寫偶像劇《雪地裡的星星》,他的舞台劇,不久便跟隨樂團到歐洲做巡迴演出。那時候,翊峰才專注寫作不過一年多的時間。

和翊峰認識,是在洪醒夫頒獎典禮。在此之前,我們只是彼此耳聞,而不相識。那一次頒獎,翊峰和我相談甚久,旋即,我便邀他上來山上玩。他來山上,我介紹了耀明給翊峰認識,彼時,耀明還未大量投獎,文壇知道耀明名字的人極少,翊峰也不例外,當時,只道耀明是一個愛寫小說的青年,孰知隔年,耀明開始橫掃文壇的大獎,連續數年入選年度小說。

翊峰來山中數次,我們和耀明三人,經常徹夜聊著小說。不見面的日子,也經由電子郵件傳遞小說,偶爾,他也和已故的袁哲生聊我們的小說內容。

不久之後,翊峰邀集了志薔、聰威、榮哲、我和耀明,在一個冬夜晚上,聚集在聰威家裡,成立了6P的團體。開始了翊峰強大的活動力,嘗試以小說團體和流行文化結合,諸如在金石堂公開書寫,結合網路模式寫小說,和中華電信寫簡迅小說,和摩斯漢堡合作寫大眾小說…

翊峰在野葡萄當主編期間,更結合了耀仁與伊格言,開展更炫麗的文學活動方式。雖然,我和耀明後來離開8P,專心於自身的書寫與教育,但時常聯絡。

翊峰在野葡萄離職後,曾在山上兼任爵士舞教師,我還跟著學生去上課,那是即有意思的時光。翊峰長得帥,親和力也夠,和學生的關係極好。

即使是現在流行雜誌任副總編,學生常透過我,去翊峰家坐坐,翊峰也都極為熱誠。

如今想到2001年,為翊峰寫的這一篇文章,再對比現今,五年的時光,卻已經做了好多事。

貼文上頭的照片,是8P去金石堂公開書寫所照,可看到翊峰身後的玻璃窗上,還有一張耀明帥氣的照片。置身於下的書《肉身蛾》,是他彼時剛出版的小說,也是上週剛剛獲得最佳改編劇本獎的原著,由他妻子「盼盼」,和他共同改編。

【書寫一輩子的高翊峰】

參與討論的學生,沒有想到會被一種簡單的文字敘述震撼與感動,時間是2001年開春,學生找到了網路推薦的年度散文〈料理一桌家常〉,作為讀書會的文章。大夥兒咀嚼著文字裡的菜餚,彷彿在毫無準備的情形下,領略了文字烹飪的上乘美學。

在學生們厭煩了咬文嚼字的嚴肅,看膩了通俗文章的矯情之後,高翊峰簡單卻又饒具深意的文字,恰如一道清脆爽口的家常菜,細緻又敏銳地穿透了生活中被遺忘的諸多細節。

2000年初,高翊峰的小說第一次刊登於中央日報的消息,被喜好文藝的編採課學生視為重要在地新聞,紛紛詢問我,認不認識這位出身苗栗的作家?照片中剛退伍的高翊峰猶蓄短髮,誠摯的雙眼透露著山城質樸的氣息,那眼神奕奕地映照著一旁的介紹,似乎正向世人宣告他將書寫一輩子。

高翊峰第一次到我任教的苗栗山中,是2001年初夏的事。他在陽光篩落的柳杉林子裡,背著一只枕形旅行背包,彷彿朝某個文學藍圖前行。如果你在此地,你會看見一個蓄長髮的青年,細心而專注地傾聽油桐花落地的聲音,注視一對小灰蝶飛舞的路徑,與孟宗竹林梳理墾地的農人興味盎然的談話。或者細細地品味孩子們沖泡的一壺熱茶,熱情地談他的文學觀。大夥兒口裡嚐著翊峰從西門町的老店鋪買來的鬆脆糕餅,聽見他認真地向孩子說,「我會寫一輩子。」……。

大學自法律系畢業以後,翊峰遠離了厚重的六法全書,躍入文學的書海之中,從村上春樹的浪漫、馬逵斯的魔幻到海明威的簡潔,文學閱讀開啟了他生命的一部份。我認為那是翊峰從認識自己,走向創造自己的一個路徑,他為生命的熱情與生活的熱愛,找到一個表達的形式,最終以文字書寫開展他對這個世界的關注以及熱誠。

我知道他在第一篇文章發表之前,累積了十數萬字的創作。熟識他的朋友,都深深讚嘆他書寫的熱情並未被俗世的豔陽蒸發,眾人對於翊峰如此執著及豐富的創造力量訝異。而這些問題,也使從事文字創作的我充滿好奇。

在入伍之前,翊峰曾經是一位出色的調酒師,他對各種酒類的敏銳與調製方法,可以如背誦九九乘法表一般不經思索脫口而出,並且為我們介紹某地某家的咖啡值得品嚐,某個老店的某種點心細緻可口,在台北市絕無僅有。偶而興之所至,他會介紹一些爵士名盤如Chet Baker、Billie Holiday特殊的嗓音,聽他訴說著一段故事,在真誠地傳達過程中,給予聽者內心深切的共鳴與想望。除此之外,他還曾是大學裡爵士舞社團的指導老師,曾經在一次文學聚餐中,他應邀即席演出,成為那次聚會中眾人記憶裡的美妙風景。

我猜測他的創造力與他熱愛的生活本身很有關連,他將這股熱誠用文字和客觀世界串連,傳達出他的生命與這世界豐富的底蘊。

因此,他會為了一位在街頭販賣口香糖的斷臂老人,寫出令人關注的報導,在高速公路上看見孜孜不息的除草者,而構思出〈國道暮草〉。尤其是他二月份在爾雅出版的客語小說集〈家,這個牢籠〉,堪稱他這兩年來創造力的最高表現,在以國語為主的閱讀市場中,這本小說集的問世,無疑是向沈寂敲門,展現出不尋常的意義。

然而翊峰並不因此而將自己定於一格。我試著從他所說的「書寫一輩子」的理想去追索,理解翊峰書寫視野的開闊,將不辭土石而成就生命的思維。因此他不僅在暢銷雜誌社當編輯,最近更為電視台編寫劇本,在在顯示他勇於嘗試的精神,以及為文字付出的努力。他曾表示每天下班後固定書寫至凌晨,這樣的一句話,無疑為學校熱衷書寫的學生,作了永恆的註解與誠懇的示範。

提起高翊峰我便想到他數度造訪學校的畫面,天真的性格為山裡的孩子留下深刻的印象。他曾在參觀學校的陶藝教室後,表達了想要一個陶藝品留作紀念的想法,數月之後,學生央我寄去的陶杯不幸在運送過程中碎裂,我收到了他的一封簡單信札---「請轉告那位孩子,能夠獲得她做的杯子,是我莫大的榮幸。但寄送的過程中,發生了惡耗,它破了,我暫時用3m把它黏住,下次再帶去給那位小朋友修復(希望可以)。」

如此誠摯而可愛的一個人,這就是高翊峰。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im8008188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