廿六日星期天跑到在維園舉行的書節,特地去聽舊同學李崇建的講座。暑假時我們一班畢業逾十年的同學在台中重聚,之後各自忙碌未有聯絡,這次我偶從網上看見書節消息才知。提早到達了書節會場,在主辦講座的自然協會攤位,被一片舊書攤攝住了,倒是他遠遠的喊我,還是用我們五位同學住同一宿舍房間時的暱稱。原來他也託自然協會尋訪我的聯絡方法,其實毋須事先聯絡,老同學知道消息,自動就趕來了。


李崇建在講座上談的是另類教育,他不是談理論,而是談實踐經驗。他反對考試主導的教育,即使考大學試為必須,他用實際例子提出根本不值得花兩三年去準備一個考試,教育還有許多可能性。我深表同意,生命原有多種可能,為甚麼我們要接受那套裝一般預定了的程式?


講座後李崇建還忙於其他活動,這星期我也剛巧多事,我們就這樣別過了,也許隔年暑假再聚。我在自然協會攤位留連了一會,意料之外的是在舊書攤遇見多種詩集、小說和詩譯本,有波特萊爾的法英對照詩集、里爾克傳記、美國當代短篇小說、八十年代內地著名的「詩苑譯林」系列《法國現代詩選》和更重要的《東西南北集》。書攤中尚見西西詩集《石磐》、聶魯達詩集和許多文學書。聽說是一位從事翻譯的朋友散出,心想這位高人必非一般譯者。


當中《東西南北集》是最重要的收穫,八十年代初至中期,內地出版了六集《外國詩》,又有《國際詩壇》雜誌,集合了陳敬容、袁可嘉、陳實、羅洛等譯詩高手,《東西南北集》就是《外國詩》的最後一集,一九八七年編定,但沒有在當時出版,歷經八七年反資產階級自由化運動和八九年天安門事件,遲至一九九一年才出版。《外國詩》與《東西南北集》的意義非止於譯詩,實與一眾八十年代於短時期內大量翻譯外國文學、哲學和社會科學論著的內地譯者,見證一代人對理念的渴慕、堅持與尋求。萬化原於高處相通,無論是教育實踐或個人微小的情感表白,也許都與詩相關,因為詩,就是理念的渴慕、堅持與尋求。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im8008188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