經常對父母講座時,常常有人提問:「如何讓孩子離開電腦?」

 

這個議題,牽涉到整個環境,還有家庭的文化、規則與應對的姿態。我在講座現場,若有時間就會現場演練,如何和沈迷電腦的孩子溝通?

 

這個問題,對面對孩子會談的我而言,大部分都不困難,只有少部分的孩子,不容易被導引出來。

 

為什麼呢?因為我曾經就是沈迷於電玩的孩子,在那個沒有個人電腦的年代。

 

很長的一段時間,我曾經被燈光聲色的電動迷惑,那麼的無法自拔,無法脫離電動玩具的世界。每當我走進電動玩具間,我的心靈充滿愧疚、悔恨、痛苦、憤怒與悲傷,幾乎無法脫身,一個又一個的銅板投入閉鎖的孔洞,彷彿是一個無底洞,一邊是被無盡鞭笞,渴望向上的純淨心靈,一邊是無賴又無奈的心情,放棄地想:就讓情況繼續污濁下去吧!無法逃脫又亟欲離開。

 

每當我和孩子演講時,提到這種感覺,大部分的孩子莫不微笑,或者點頭同意。若是父母看到這一幕,便會瞭解一個事實:孩子們也不想被電玩綁架,不想過著缺乏意義的生活,他們想當自己的主人,但是他們辦不到大人揭示的道理:不要浪費時間,要讓生命有意義,要把握青春….。這些道理每個孩子都懂。

 

但是父母如何應對這樣的情況呢?指責?說教?放任?說著言不由衷的語言?還是漠視這一切?

 

這些都無助於孩子。

 

當我沈迷於電玩,我的心靈彷彿一片毛玻璃,模糊、朦朧,而且遙遠得無法觸及,連自己都無法看清。相對於那些肯上進,功課上等,充滿清晰目標的孩子,他們的心靈彷彿極度透明的玻璃,即使是從汽車的後視鏡審閱,都會映照出透明玻璃裡面美麗的景象。

 

沈迷於電腦的孩子需要的,並不是告訴我玻璃後面的景致,也並非責備毛玻璃不清楚,也不是如何弄乾淨毛玻璃?而是需要大人理解那樣的處境,再陪同孩子思索下一步。

 

怎麼理解那樣的處境?我前述那樣的孩子,內心深處充滿「愧疚、悔恨、痛苦、憤怒與悲傷。」

 

因此我第一個目標,便是與這些感受同在。

 

如何與這些感受同在的方法,我經常在演講中提及,也會在下一本書詳述,也就不贅述了。

 

這裡簡述的是近來的一場晤談。

 

上週來了一位高中生,書包裡放的不是書,而是「充電器、延長線、耳機、手機…」,下課便先到網咖報到,假日也多在網咖流連。父母親都很生氣,母親常語氣指責,沮喪落淚,期望他改變,父親則生氣不語,搖頭嘆息。

 

孩子呢?看到這一切,只是挑起孩子的自責罷了!肯定罪惡感更深,對自己更無自信,也就沒了希望。

 

孩子來了,敘述自己的處境,承認自己的確沈浸於電腦,但也說明自己成績有進步。孩子這句話,同時表達了孩子的處境,也表達了孩子的渴望,一般的大人通常承接孩子的處境,表達自己未滿足的期待,忽略了孩子的渴望。

 

母親怎麼看呢?母親認為功課其次,擔心孩子生命無意義。那意味著什麼呢?意味著孩子表白的「成績進步」是沒有被看見的。

 

這樣的應對,呈現了指責,而忽略了孩子的渴望。

 

大人應該思索的是,如何連結孩子的渴望?

 

學過satir模式的讀者,不妨思索,接下來如何使用「停頓」、「正向好奇」,以什麼樣的問話,連結孩子的渴望?

 

孩子期待大人看見自己的「價值」,期待自己被「接納」,期待自己也是有「意義」的人生….這些「期待」的層次,如何連結至冰山下一層的「渴望」?是大人們最需要練習與探索的領域。

 

我和非常多沈迷電玩的孩子晤談,語言與內容雖然不一樣,但是脈絡與目標都是同樣的,孩子成長的軌跡雖然不同,但大致歸趨的目標是一樣的。我以往未將這些晤談實作案例以分析、對話記錄與脈絡目標的方式書寫,但感覺自己可以記錄一兩次晤談,呈現出故事性讓讀者擁有體驗感、脈絡性、如何具焦與改變的方法?也許對學習者會更有幫助,只是文本會變得比較長。

 

這一次我打算朝這一方向書寫了,只是目前凌亂的紀錄還無時間整理,留待書中再完整呈現。

 

在晤談過程中,這位高中生決定改變了,他有一句重要的話,「其實我可以改變,只是我想不想而已?」

 

一般沈迷電玩的孩子,為了保護自己,會像個帶刺的刺蝟,需要先撬開刺蝟表面,探觸感受才能有深層的晤談。但這個高中生不同,他很柔軟,也很清楚自己的處境,也知道自己的侷限。

 

我從渴望的層次出發,滋養他的內在,也連結母親的渴望。再取得他改變的承諾,為他設定新的上進方程式。

 

一週過去了,母親寫信來告知孩子的狀況,已經在我們設定的時間,遠離電腦了,雖然一週以來,孩子是痛苦的,但孩子願意忍受,是有意義的。

 

這只是開始,這個歷程會起伏不定,逐漸走向既定的目標,但我深信路途不會太遠。

 

像這樣孩子的問題與談話,都不是具焦在表象的問題,而是「探索」孩子的內在,緩緩予以澄清,陪伴孩子們踏上他的目標。

 

昨日到國中講座,一位孩子問我,「讀書有什麼意義?」

 

還有一位孩子問我,「為什麼學生要聽老師的話?」

 

他們要的都不是一個「標準答案。」

 

大人若是心靈寧靜,便能逐步探索孩子的感受,觸及孩子的渴望,那不只是一個答案,那是一種意願,一種深深的傾聽,並且相信即使孩子沒有改變,他們也想要過得有意義,想要有價值,想要被愛。他們要的不是毛玻璃後的景致,他們要的是一種接納,陪他們面對這片毛玻璃,只是大人願不願意陪伴他們一同探索罷了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im8008188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